山东民生网:首页 > 民生互动 > 山东榜样

烟台女编辑为捐干细胞撒下善意谎言

时间:2011-10-28 17:07:41  来源:山东商报  作者:山东商报

 1.jpg
孙小华正在捐献造血干细胞

  “儿子,对不起,妈妈回去后再给你补生日……”昨天上午,来自烟台39岁的孙小华躺在省立医院北区9楼血液科细胞采集分离室里,给儿子许下承诺。两天时间里,医生已经从她体内采集了190毫升造血干细胞,试图挽救正在北京住院的一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

  得知配型成功

  当即同意捐献

  孙小华是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旗下《今晨6点》财经新闻部女编辑。今年3月1日,5年前成为烟台市首批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的孙小华,突然接到了烟台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她与一位白血病患者许先生的HLA初筛配型相合,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需要确定她的捐献意向。

  “能救人一命为什么不救?”孙小华当即点头同意捐献,此后她又通过了高分辨配型检测和健康查体,由此成为“山东省新闻媒体造血干细胞捐献第一人”。 

  害怕母亲担心

  称救一个孩子

  与孙小华配型成功的白血病患者许先生,今年40岁,体重70多公斤,比孙小华重了13公斤。给一个比自己体重重的人捐献,这也意味着孙小华要多捐出一些造血干细胞来。

  省立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王相华告诉记者,根据计算,需要从孙小华的外周血里抽取190毫升造血干细胞,这个量并不小。

  孙小华的母亲并不阻拦女儿去救人,只是担心她的身体吃不消,毕竟女儿也是快40岁的人了,还天天上夜班,身体也不是很好。“我就说是救一个孩子,母亲没法拒绝孩子,因为每一个母亲都不会去拒绝救一个孩子的生命。”

  10月21日,孙小华赶到省立医院,从22日起开始注射动员剂,把骨髓里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里。26日上午9时,开始第一次造血干细胞采集,4个小时采了130毫升造血干细胞。昨天,两个小时又采了60毫升。

  “如果不是量这么大,一次采集完成就可以了。”王相华说。而造血干细胞当天就被紧急送往北京307医院。 6个小时的采集期间,孙小华必须保持一个姿势,双臂一动不能动。这个姿势让她感到疲劳,“胳膊有点疼,还好,没什么特别的不适。”

  为了按时捐献

  错过儿子生日

  昨天上午,省红十字会副会长王志民等前来探望孙小华,送给她“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和奖章。她由此成为我省第165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她想捐完造血干细胞马上回家,想家了。”她的同事张晋告诉记者。她的想家源于对儿子的歉意,其实她来济南的第二天,就是儿子9岁的生日。“她曾问护士医院附近有没有玩具店,我们这才知道那天是她儿子的生日。”

  “周六早上8点他要上辅导班,这个辅导班是孩子和家长一块上的,我必须赶回去。”

  截至记者昨天发稿时,孙小华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已经全部移植到许先生体内。此后,许先生的血型也将变成A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