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生网:首页 > 民生互动 > 山东榜样

看看动物怎么过冬

时间:2011-11-21 14:13:09  来源:水母网  作者:水母网

1.jpg
 
   
 

    近几天气温骤降,为了御寒保暖,人们纷纷穿上棉衣,打开暖气躲在屋里。那此时,动物园里的那些不能穿“保暖内衣”的动物们是怎样过冬的呢?昨日,记者来到山东烟台南山公园动物园和东炮台海豹馆,看看今年的动物们都咋取暖的。

    大熊猫:越冷越high

    “快看,大熊猫又在爬树了,动作好可爱啊!”昨日上午,记者刚走进熊猫馆就听到了小朋友们的欢呼声,“华奥”和“清风”也十分给面子,不断摆着各种pose,撅着屁股来到玻璃前和小朋友们打招呼。

    “大熊猫本身怕热不怕冷,它们根本不把这点降温放在眼里。”饲养员曲宁告诉记者,天气越冷它们玩得越high。这几天,两兄弟依旧在院内活动,它们在露天小院内一呆就是大半天,还做许多平时不太做的动作,玩得可开心了。

    “大熊猫冬天的状态比夏天好不少。”曲宁说,大熊猫自身有厚厚的皮毛,非常保暖,它们更适应在湿冷的天气下生活,烟台的冬天对“华奥”和“清风”来说没啥“难度”。曲宁告诉记者,前几天下过小雨后,“华奥”和“清风”活泼了不少, “华奥”起床后,先在水池里玩了半个多小时,而“清风”喜欢爬到遮阳棚上睡觉,可上去没有梯子,爬上去后下来比较费事,下来过程中它又做了许多搞笑动作。“现在来看大熊猫会比夏天好点。”曲宁说,夏天天热需要空调、冰块来降温,它们就不太喜欢运动,现在来看它们能和观众更亲近,动作也更敏捷,会做许多平时不做的可爱动作,尤其是下雪后,它们在雪地里打滚、翻跟头更是别有风味。

    虽然大熊猫在冬天过得比较滋润,可为了确保它们能在烟台顺利过冬,南山公园也做了很多准备。“冬天大熊猫吃的主食竹子质量要好一点,精料量也往上提。”曲宁说,夏天竹叶水分多,大熊猫喜欢吃竹叶,到了冬天竹竿和竹叶都吃,竹子的质量相对要高。另外,在窝窝头、水果等辅食上也会多给一些,让它们多吃一些胡萝卜等。同时,要打扫好笼舍卫生,不让地上有水,大熊猫在外边玩耍时身上容易沾上水,而大熊猫身上的毛要是沾上水就容易掉,为了保护它们必须经常在笼舍里清扫擦水。如果遇到寒流等特别冷的天气,也会用空调给它们“供暖”,保证让它们过一个舒适的冬天。

    过冬动物:铺草褥子住暖气房

    走进精品猴馆,推开厚厚的加棉质门帘,一阵暖风扑面而来。“松鼠猴、结尾狐猴等室内温度都达到了16度。”南山公园动物医院姜春林院长告诉记者,松鼠猴生活在非洲,而且体型小,很难适应烟台的冬天。11月中旬,猴馆内的动物都搬进了室内展馆,“室内展馆里都有地暖,也有电暖气。”姜春林说,自从供暖后,这些猴子都住进了“暖房里”,工作人员每天要检测室温三次,确保室温维持在15度至18度之间。

    除了住的要好,吃的更要好。由于长时间呆在室内展馆里,见不到太阳,体内钙等严重缺乏,工作人员在它们喝的水里都加了维生素等,在吃上会适当加一些红枣、苹果等。“猴子们一般停暖后才能放出去,如果天气不好还会用电暖器继续供暖。”姜春林说,遇到寒流,为了保证室温,电暖器也会用上,确保室内温度。

    猴子好动,天天待在室内,缺乏运动肯定不行。动物园在每个“暖房”里都竖起了“大树”、“竿子”等,确保它们的运动量。

    长颈鹿虽然体型大,但是十分怕冷。动物园除了在屋舍内为它们安上了地暖和电暖器,还在地上用干草铺了厚厚的“草褥子”,即使外面大雪纷飞,长颈鹿也能很暖和地过冬。

    草食性动物过冬,动物园都会加大食量和种类,在提供干草和精饲料的基础上,还会添加一些绿色食物胡萝卜和苹果等,让动物不会因冬日天干气燥而“上火”。

    除了草食性动物,一些肉食性动物也怕冷。在非洲狮屋舍内,也供上了暖气,同时还在水泥地上铺上了木质的“榻榻米”,上面再铺上柔软的干草。“铺上木板就是怕把狮子的爪子给冻坏了。”姜春林说,虽然地上有地暖,可为了保险还是铺上这些木板,既可以在上面睡觉,还可以在上面玩耍,确保它们安全过冬。同时在饮食上也有改善,加大肉食的供应,同时补充一些微量元素。

    “我们动物园已提前购买了50吨干草,保证动物们有足量的食物过冬。”南山公园马科长说,另外,在饮食方面,饲养员们会在食物中提高骨粉、维生素、鱼粉,以及蛋白质和高脂肪的比例,来帮它们补充微量元素。

    海豹:加食量晒太阳

    走出南山公园,记者随后来到东炮台景区海豹表演馆。我们常说冷得伸不开手脚,可对于海豹来说,寒冷则是它们的天堂。

    “从10月份开始我们在饮食上就给海豹加量了。”海豹湾部部长刑涛告诉记者,平常海豹每天喂6斤鲐鱼,10月份后每天都加到8斤,美味大餐的影响,海豹浑圆的身体越发胖乎乎的,这样海豹的皮下脂肪就会厚一点,对过冬很有好处。海豹的皮下脂肪足有足足有1寸多厚,相当于好几床厚棉被,冬天对于它们来说可真没啥可怕的。

    “海豹湾的海豹都是渤海、黄海周边的,对于冬天都比较适应。”刑涛告诉记者,它们冬天经常在冰面上活动,因此来烟台不需要特别的保护,不过,景区还是做了许多过冬的准备。“11月下旬,就会将海豹从散养池赶到表演池里过冬。”刑涛说,由于散养池与大海相连,海浪较大,冬天海豹在表演池里会比较舒服。同时,表演池池深,海豹统一到此比较容易管理,生病也能及时发现。

    到了冬天,年老以及体质较弱的海豹都会单独开“小灶”,会让它人多吃些含维生素等增强体质的食物。对于生病的海豹,则要进行隔离,等静养治好病后,才能回到表演池和伙伴们生活在一起。

    海豹平时生活在表演池里,到了天气好时它们会游到岸上,晒太阳。“海豹比较懒,又喜欢晒太阳,天气好的时候,它们能晒一天。”刑涛说,冬天基本没有训练和表演,它们过得可舒坦了。

    表演池里的水每天更换三分之一,喂养海豹的鲐鱼、青鱼也都提前一个月备好,都是品质很好的,确保它们能安全过冬。
 
 

2.jpg

    鲸鲨卧室温暖如春

    上午9时,鲸鲨馆水族部的工作人员带记者走进鲸鲨馆地下一层,这里就是鲸鲨的“卧室”———鲸鲨池用水的“处理

    车间”。只见地下巨大的管道纵横交错,20多个巨大黑色的过滤罐依次排列着,发出“轰轰”的声音。“现在,我们从海里抽取上来的海水温度一般不超过18℃,经过滤生化、杀菌等程序处理后,海水‘攒’到蓄水池里。”水族部饲养主管韩绍荣介绍,来到蓄水池的水再通过金属冷热水交换器“过”一下,就像把凉水泼到“热得快”上一样,水温会升到近24℃。加热后的海水,再经电子控温探摄器一关,把水温控制在26℃-27℃。

    “鱼类对水温变化最敏感了,水温热得过快可不行!这个探摄器是智能型的,自动感知水温低,它会自动打开加热阀门,把水温加热至鲸鲨所需要的温度。”据韩主管介绍,鲸鲨是冷血动物,它的体温不像人一样是恒温,而是会随着海水的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昨天的供暖,对鲸鲨们的健康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

    记者来到二楼的鲸鲨喂养工作区,只觉得这里比地下一层温度高很多,工作人员们都穿着单衣。“鲸鲨池的水温高,当然你觉得‘烤’了!”韩主管说。

    冬天来临鲸鲨食欲见涨

    拖着长长尾巴的中华鲎直上直下地“蹿”;柠檬黄色的“领航鱼”卷在一块,像一股黄色的旋风;而碧蓝色的鲸鲨池水里面,5头鲸鲨也时不时地将大“簸箕嘴”凑上水面。9时40分,鲸鲨池里明显骚动。“10点钟它们就开饭了。”韩绍荣说。

    只见四个塑料桶里装满了磷虾,这是鲸鲨们的午餐,成段儿的鲐鱼是给白鳍鲨和双鳍鲨的伙食,四棵大白菜是喂给“点蓝子”和狐狸鱼等杂食鱼。

    “夏天它们就吃点清淡的,而冬天来了,就得加点儿脂肪高点的鲭鱼丁儿,好让鲸鲨多储存点能量准备过寒冬。”鲸鲨的“私人医生”王婷婷边观察鲸鲨当天的进食情况边说。

    10点,鲸鲨开饭了!两名潜水员分别拿着大号“散啤桶”盛上磷虾,游到水面开始拍打着水面。“看,这是鲸鲨们开饭的信号。”韩绍荣说。

    果然,整个儿鲸鲨池像“开锅”了一样。两名饲养员分别引导着两头鲸鲨,就像“太极”里的两个点一样,顺时针边往后倒退,边把酒桶里的磷虾往外颠。两条大鲸鲨不停地张口,将食物“吸”进嘴里,黄色的“领航鱼”转成一个大圆,把饲养员围在中间。与此同时,在鲸鲨池南边,两名饲养员站在投喂台上,用大号的网兜做成的“勺子”喂另外3头鲸鲨吃饭。“喂鲸鲨吃饭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你看,潜水员们背靠背喂食,是防止鲸鲨撞在一起。手不停地抖,是让鲸鲨每一口都适量,就像人吃馒头一样,大块的下去怕噎着它们。投喂台上喂食,也是让这些鲸鲨在各自的‘饭桌’上进食。”

    到了冬天,鲸鲨们特能吃,每桶2公斤重的磷虾,用不上10分钟就被一头鲸鲨吃完了。鲸鲨一天两顿饭,下午3点钟还要吃一顿。

    “大块头”鲸鲨得减肥

    昨天,记者突然发现,鲸鲨身边黄色的“领航鱼”个头明显见长。鲸鲨馆开馆时,它们也就有成人手掌那么大,现在已长到35厘米了。“对啊,它们是杂食类鱼,它什么饵都吃,谁‘吃饭’它们都追着抢,抢饭特‘凶猛’,数量多,抢食也有优势,能不胖吗?”饲养员小陈说,鲸鲨池里,几乎所有鱼个子都见长,“点蓝子”进来时才15厘米长,来了近3个月,体长长了2倍。

    “鲸鲨们也长个儿了!再不能让它们可劲儿吃了,体型小的吃点还行,体型大的得减肥了。”小陈说,每次给鲸鲨喂饭,都得优先喂4号和3号,因为它俩体型小。在记者看来,鲸鲨都长得一个模样,饲养员是咋区分出来的?“每头鲸鲨都有各自的特点:2号性格活泼,游速非常快;1号背上有两个‘S’型花纹;3号个子小;下巴有条疤的那个是4号;5号个头儿最大。”小陈如数家珍。

    其实,也不是每头鲸鲨吃饭都香,有时也像小孩吃饭一样,得调理。

    “刚来的时候,有一只鲸鲨食欲不太好,半个多月了还没适应环境,别人一顿饭能吃一桶,它只吃几口,没几天就看它明显的瘦了。”鲸鲨的“私人医生”王婷婷说,水族部健康医生当时为这些“宝贝”们的胃口可没少下功夫,专家们多次坐在一起分析原因后,进行了膳食调理,还在它们的食物中多加了促进消化提高食欲的“健胃消食”餐,吃了一周的“小灶”后,它们才恢复了食欲。

    “像那个‘大块头’,现在饭量可大了。喂饭时,我们得模拟自然环境下进餐量,尽量控制,防止它们长得太胖长得太快!”小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