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12-21 14:16:27 来源:商报 作者:徐杰 郑心茹
不少市民将喜欢的照片制作成挂历,颇具纪念意义 记者 刘畅 摄
商报济南消息 每年年底,济南的许大娘都会和自己的老姐妹们互赠挂历,这个习惯一直维持了20年,但是,如今买本中看的挂历竟然成了许大娘的一个难题。
“以前胡同口就有卖挂历的,每到年底,胡同口的集市上从东头到西头挂满了挂历,水墨画、名人字帖,什么样式的都有。”5年前,许大娘住在市中区魏家胡同17号,那时候老房子墙皮掉了,她就扯几张塑料挂历纸糊上,那时候买到几本“拿得出手”的挂历还不是一件难事。许大娘告诉记者,魏家胡同拆迁后,她搬到了历城区北全福小区,但是老姐妹们互赠挂历的习惯还是保留了下来,“李大姐去了港沟,马大姐去了凤凰山,每到过年,我都带着挂历去串门,她们来我家也是一样。”
临近腊月,许大娘开始忙活着买挂历,“超市、小商品市场都转过了,就是没有买到。”许大娘甚至动用了“关系”,托自己以前出版社的朋友帮自己定几本挂历,却被告知出版社已经不做挂历了,“后来找了以前在印刷厂的朋友帮我定,不用买,全部是赠送,但是印着些广告,我没要。”许大娘告诉记者,要的数量少,没有厂家愿意做,现在她正打算让孙女帮她在网上买。
》
记者调查
》
1
龙年挂历露面晚
低调上市显冷清
“往年12月中旬是挂历销售的高峰期,但是今年还没开张呢。”昨天上午,记者来到济南中恒小商品批发市场,见到了专卖挂历、台历的叶先生。叶先生告诉记者,往年11月中下旬,挂历就陆续上市了,但是今年稍晚了一周。出乎他的预料,今年挂历销售的高峰期没有如约而至,叶先生有些悲观,“不知道今年还有没有高峰期,挂历也就是拼个年底,还有几天时间了。”
叶先生摊位上的挂历品种可谓齐全,有13页山水画样式,也有7页汽车、明星样式的,还有不少设计精巧的台历摆放在旁边,最贵的26元、最便宜的5元。“往年我的礼品店,只卖挂历就能吃好,现在如果只卖挂历根本都吃不饱。”叶先生告诉记者。记者在叶先生的摊位前停留了半个小时,只有一位中年妇女上前询问价格,但没有买走。
无独有偶,记者在新华书店泉城路店看到,柜台附近的挂历也比较受冷落,“比起去年,今年卖的比较少。”书店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往年新华书店一楼有人专门租了一个柜台卖挂历,但是今年没有了。随后,记者走访了家乐福超市解放桥店、大润发超市历下店,都少有挂历卖出,即便打着促销旗号的万年历也少有人问津。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历城区华山镇亓家村的集市,村民赵大爷告诉记者,“往常年底,集市上至少有三个摊卖挂历,但是今年只来了一个,卖的还很贵。”记者发现,不仅在市区,农村大集上,传统挂历都渐渐“隐于市”,取而代之的是台历、电子万年历。
2
传统挂历多被替代
不是不用只是不买
记者走访多家超市、礼品店、小商品市场和农村集市发现,传统挂历虽然风光不再,但是其“变异”产品无处不在,只是不像传统挂历一样挂在墙上。有印成册的日历,每一天都有相对应的黄历,“这种日历老年人购买的最多,因为他们很相信这些黄历。”一家卖挂历的老板说,现在还有做成悬挂装饰的挂历,把日期印在上面,方便又美观。但是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买挂历显然成了不受欢迎的“选修课”,山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的于娟坦言,“手机、电脑上都有万年历,没有必要再买,再说了,想要挂历,给桌面换个背景就是了,挂在墙上和挂在电脑屏幕上有啥区别?”
对于现代大部分人而言,挂历、台历仍在使用,只不过不去购买了,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现在买东西送挂历、社区居委会搞活动也送挂历,甚至走在大街上都有人送挂历,我还正愁用哪一个呢。”济南台历网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购买挂历的个人确实很少了,但是企业订制仍然火爆。
3
挂历变身“广告牌”
多余的挂历成“鸡肋”
昨天下午,记者走访了多家文化公司、印刷企业,他们都表示,尽管购买挂历的个人越来越少,然而企业订制的挂历仍然居高不下。济南淘族印象个性快印工作室经理胡先生告诉记者,“企业订制的高峰期一般在9、10月份,今年我们公司接的订单仍维持了去年的量,保险公司30万本、旅游公司10万本,个人订单因为数量少、成本高,一般很少接了。”
“有什么广告是可以投放一年的,只有挂历。”济南一家装饰公司的经理徐先生告诉记者。成本低、客户贴近性强、实用性强,使得挂历成为很多商家的“送礼佳品”。然而,即便挂历太多,固定使用的也就一两个,这使得余下的挂历没有了价值。
才到12月中旬,市民郭女士就已经收到了大小4个挂历,郭女士告诉记者,“即便有很多,真正用的也就家里一个挂历、办公室一个台历,剩下的就只能放在储物间。”像郭女士一样,挂历作为礼品在个人之见流转,但是真正派上用场的就只有一两个,而剩下的就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4
个性化挂历受追捧
在制革街的挂历市场里,有一种挂历吸引了记者的眼球,这种挂历不是传统纸质,而是布料的。“这是最近两年才有的无纺布挂历,现在都讲究环保,挂历也是,做挂历需要那么多纸张,挂历又有时效性,用完就扔了,既浪费又制造垃圾,这种无纺布挂历每个月都是一个布袋子,一本挂历就是12个袋子,用完一个月就可以撕下来当做购物袋,既环保又美观实用。”老板介绍说,这种挂历才10元钱,销量相当好,很多年轻人都挺青睐。
在山师附近的一家精品店记者看到,“笔筒”挂历、“鼠标垫”台历、“环保袋”挂历、“围裙”挂历、“活里活表”的挂历引来了不少年轻人的驻足,店主告诉记者,“虽然价格偏高,但是由于造型奇特,还是吸引了不少顾客。”除此之外,现在很多人倾向于订制个性挂历,山艺旁边一个数码摄影店就专门制作这种挂历,店员告诉记者,他们自己有挂历模板,订制者只需带自己的照片过去就行,一本正常挂历大小的价格是150元,“这种挂历还是有很多年轻人喜欢的,就像写真集一样,挂在家里也很漂亮,但是卖的最好的是个性台历,最近这一个月就卖出去了300多本。”除此之外,记者在淘宝上还看到了个性水晶台历,样式精美,淘宝店家告诉记者,多数人买这种台历都是当礼物的。
》
专家解读
》
小小挂历演绎
时代变迁
挂历最早是由画家配图
山东女画家协会前副主席徐小峰曾给多本挂历配过图,她的第一本挂历作品是1985年出版的,“当时有一家出版社找我,让我给月份牌配图,当时我画的是一本历代女诗人集。”许小峰告诉记者,最初的挂历配图多是画家画好,再由出版社印刷出版,上世纪90年代后,很多老画家和书法家协会都开始画挂历,那个时候挂历最火。
挂历将来或可转型
王恺说,上世纪90年代,中国许多大大小小的出版社都印制发行挂历,然而现在却很少有出版社印制了,“现在做挂历最多的是浙江那边的厂家,他们都把挂历当做文化艺术品做了。”王恺说,如今的挂历行业受冷,也和电子产品发展有关系,电脑和手机上都可以随时查看日期,也渐渐取代了挂历的作用,但是挂历行业不会因此落寞的。
“我觉得将来挂历会转型,现在已经有这个趋势了,现在的个性订制挂历还是很受欢迎,市面上也出现了很多电子台历。再就是挂历会走高端化路线,因为现在很多企业年底送礼还是会送挂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