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3-17 17:06:33 来源:山东三农网 作者:山东三农网
截至目前,山东省泰安市一千名驻村“第一书记”全部到岗到位,泰安市“强村固基”工程全面展开。
其中,山东省泰安市直派驻到村任职“第一书记”一百名,各县市区,泰安高新区、泰山景区派驻驻村“第一书记”九百名。目前,广大“第一书记”纷纷表示,要迅速进入角色,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政策、信息、技术等资源,助推村级工作全面协调发展,迅速打开工作局面。
2月22日,市直选派岱岳区化马湾乡茌家庄村支部“第一书记”唐文昌已经开始和村两委一班人分析村里的情况,寻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路子了。他对记者说:“我是市国土资源局的一名党员干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和村两委成员密切配合,充分利用国土资源部门的行业优势,争取用最短的时间让村里的面貌来一个大变样。”村支部书记彭元新告诉记者:“茌家庄村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强村固基’工程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我们一定要抓住机会,努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老百姓创造更多的福利。”
针对“强村固基”工程任务目标,市县两级各相关部门积极行动,结合本地实际和部门职能,把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向农村聚集,扎实推进“第一书记”选派工作,全力支持“第一书记”开展工作,构筑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2月22日,市畜牧兽医局协调联系省畜牧兽医局领导到新泰市石莱镇小王庄村进行专题调研,商定帮扶措施,计划投入40多万元帮助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建设科技文化大院。目前,该局已经为村里筹集硬化路面资金17万元。
乡村纷纷立足实际,上下联动,认真做好与“第一书记”的工作衔接。岱岳区黄前镇为12名“第一书记”各安排1名党政领导干部担任协调员,配备1名中层机关干部作为驻村联络员,指派1名年富力强的村干部担任助理员,“三员联动”模式充分调动了“第一书记”工作积极性,目前,全镇12名到村任职“第一书记”的任职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已全部修订完成,先期确定落实帮扶项目17个,涉及资金850万元。
“强村固基”工程是泰安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重要抓手,是今年组织工作的“一号工程”。其任务目标是:到2012年底,使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部建立稳定的收入来源,经营性收入3万元以下的村集体积累明显增长;到2013年底,经济薄弱村得到全面转化,基本消除3万元以下的村,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