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生网:首页 > 法治中国 > 专题

潍坊昌乐:朱刘特色产业园区打造镇域经济“航母”

时间:2012-08-01  来源:问绿网  作者:问绿网

 
  近年来,朱刘街道以建设“产业新城、幸福朱刘”为目标,积极对接蓝黄战略,按照“链条式组合、园区化布局、循环式发展”的思路,转方式、调结构,全力打造特色产业园区,推动区域经济跨越发展。比德文电动车产业园内雷丁新能源电动汽车项目的引入是朱刘街道发展蓝色经济,打造特色产业园区结出的又一硕果。
    1-6月份,街道区域内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6.5亿元,利税5.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和15%。

  规划建设——工业经济园区化

  朱刘街道是昌乐东部城区,距“风筝都”潍坊中心城市8公里,胶济铁路、青银高速公路、309国道穿境而过,北宫街、东风街、宝通街横贯东西,交通便利,区位优越,经济发展优势突出。结合这一实际,街道从战略性高度出发,按照“土地集约、布局集中、企业集群、产业集聚”的原则,积极打造电动车、新型建材、精细化工等特色产业园区。园区建设过程中,结合空间发展规划,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资3亿元,大力完善水电路、地下管网和地上美化、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以及城东污水处理厂、港华燃气等配套设施建设,为园区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承载力。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导辖区企业按照主导产业方向,利用企业改制、资产重组、选址新建等机遇,逐步向各类园区转移,促进同类和上下游企业聚集,实现产业园区布局最优化。

  对接蓝黄——园区经济特色化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是实现经济长远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根本出路。为此,朱刘街道积极对接“蓝黄”战略,以“四新一海”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积极引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绿色低碳的大项目、好项目,着力在园区经济特色化上下功夫。街道现已培育形成了电动车、新型建材、柴油机、精细化工、现代物流和现代农业六大特色产业园区。重点打造投资40.8亿元的潍焦集团蓝色经济产业园、投资39.8亿元的元利高科新材料产业园、投资23亿元的比德文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园和投资28.2亿元的万山集团循环经济产业园以及三区建设物流园等特色产业园区。其中,元利高科10万吨苯精制联产6万吨顺酐项目被列入国家“四新一海”重点高新技术项目,6万吨脂肪醇项目被列为省“两区”建设重点扶持项目。

  拉伸链条——特色经济产业化

  拉伸产业链条,实现特色经济产业化是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朱刘街道瞄准电动车、精细化工、现代物流等六大特色产业,努力拉伸产业上下游链条,推动产业向“高、新、精、尖”方向发展,打造特色产业“航母”。通过拉伸产业链条,发挥园区产业聚集效应,为朱刘区域经济的跨越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成绩喜人。目前,街道已拥有“中国精细化工产业基地”、“中国减水剂生产基地”、“中国电动车产业第一镇”、“山东电动车产业基地”、“山东省钢结构产业集群基地”、“山东省鲁中焦化产业集群”、“山东产业集群建设十大突出贡献镇”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