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生网:首页 > 法治中国 > 专题

山东七万行政村能刷卡了

时间:2012-08-30  来源:问绿网  作者:问绿网

    记者昨日在人行济南分行举行的通报会上了解到,截至7月末,全省71073个行政村平均金融基础设施2.57台,人均持卡量1.44张,实现了“全省行政村金融基础设施100%全覆盖、100%的县域以下各类银行机构参与农村金融支付环境建设”的“双百”目标,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双百”目标的省份。

 
  据悉,截至7月31日,全省县以下地区共布放各类金融服务机具57.2万台。全省村均布放量由2009年的0.24台提高到2.57台,2年半翻了10.7倍。全省71073个行政村实现100%金融基础设施全覆盖,在全省全面消除了行政村金融服务空白。在此基础上,广大农村居民足不出村就能办理各类缴费、转账、小额取现等金融业务,全省农村地区的人民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来账覆盖率已实现100%,往账覆盖率达到64.8%。
 
  全省县域以下银行机构100%参与到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中来。如农行山东省分行在无网点覆盖的乡镇,依托各类组织机构设立“三农”金融服务站;省农信社组织研发农民金融自助服务终端,弥补了全省8000多个行政村的金融服务空白;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与山东移动合作推出“移动商易通”业务等。
 
  此外,在全省农村全面普及银行卡,使广大农民充分享受到了现代金融服务的便利。截至7月末,全省农村地区已发行银行卡1.18亿张,人均持卡量1.44张,提前16个月实现了“人均1张卡”的建设目标;共开通各类银行结算账户1.97亿户;农村网银用户已达1429万户。在银行卡便民惠民服务的功能建设方面,截至2012年7月末,全省10.5万个助农取款服务点累计办理助农取款业务1470.9万笔、金额57.3亿元,如按每笔取款平均节约农民交通费2元、节省取款时间4小时测算,约为取款农民节省2940万元和5880余万小时等待时间。
 
  “双百”目标的实现,标志着我省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现代化支付系统向农村全面延伸,符合农村特点、适应农民需求的现代化支付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