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生网:首页 > 人社医保 > 专题

故宫一级文物受损 专家称难恢复原貌

时间:2011-08-01  来源:法制晚报  作者:法制晚报

 

87759dcfta966db67a933&690[1].jpg

 

    昨天上午,故宫博物院证实,国家一级品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在进行无损分析测试时发生损坏,初步判定为科研人员操作失误所致。

    故宫称,针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已经形成,目前尚未正式上报国家相关部门。

    ●网友爆料

    宋代哥窑损坏 故宫未上报

“故宫又出大事了!”昨晚,网友“龙灿”发布微博,称故宫器物部手续不全,将国家一级品宋代哥窑瓷器出库,不料被工作人员摔碎,故宫一级品才1106件。

    微博很快被转发过万,不少网友表示惋惜,“极其珍稀的宋代哥窑再减一员,默哀”。

    有网友对故宫的文物保护措施提出质疑,并指出故宫未及时通报事件,存在瞒报嫌疑,“如果没有‘龙灿’的爆料,故宫是不是打算瞒过去?”希望故宫能做出正面回应。

    “龙灿”表示,消息来源于他的老师、一位业内专家。据称,当时故宫器物部将这件哥窑瓷器出库,打算送到科研处,利用新引进的设备进行成分分析,以便研究。但器物部工作人员在出库过程中将瓷器摔碎。

    ●故宫回应

    人员操作失误 挤压受损

    今天上午,故宫博物院证实了文物损坏一事。据介绍,7月4日,古陶瓷检测研究实验室对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进行无损分析时,科研人员操作失误,样品台上升距离过大,致使文物发生挤压损坏。

    受此次事件影响,目前,该课题的实验室工作已经暂停。

    据介绍,去年起,故宫通过无损检测仪器,完成50多件陶瓷文物的分析。

    目前,针对事故相关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已经形成,但故宫博物院调查报告尚未正式上报给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待把事故原因全部调查清楚后将上报。

    针对网上流传的工作人员在文物出库时存在手续不全的说法,故宫方面称,文物出库有相关手续。

    至于这件国家一级文物损坏的具体情况,以及是否存在修复可能,目前记者尚未得到确切答复。

    链接

    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

    国家一级文物,是宋代哥窑瓷器的代表作品。高4.1cm,口径20.2cm,足径7.5cm。盘呈六瓣葵花式,浅腹,坦底。

    腹壁向里凸出6道棱线,圈足亦随腹壁起伏变化。圈足露胎处呈黑褐色。

    宋代官窑、哥窑和龙泉窑的器物,往往在足部无釉处为黑褐色,即所谓“铁足”。成因是此类器物胎骨含铁量特高,在还原作用较强的足部露胎部分就呈现此色。

    ●业内人士

    为无价之宝 修补难恢复原貌

    “价值无法估计。”针对故宫文物受损事件,收藏专家、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马未都表示,宋代有汝、哥、官、定、钧等五大名窑,其出产的瓷器极具历史和收藏价值。其中,哥窑瓷器在国内留存数量有限,因此,每损坏一件都是莫大的损失。

    “对于国家级文物,应该小心再小心。”马未都称,损坏的文物即使进行了修补,也不可能完全恢复原貌,价值大打折扣。

    ●律师说法

    个人难担责 故宫应小心管理

    今天上午,北京安园律师事务所的周温兵律师称,鉴定责任的关键要看该科研人员是故意行为还是意外事件。如果是故意行为,该员工要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但文物价值较高,即使判定需要赔偿,员工可能也无力承担。

    因此,此事故更大的意义在于提醒故宫,今后要在管理工作中加倍小心。

    周温兵表示,故宫馆藏文物属于国家财产,发生损坏后,作为实际管理者,故宫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管理不当。具体的处理和赔偿事宜,可能会通过行政部门进行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