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明,最近一个被人们常常提起的优秀男演员。曾经在一期杂志里他表达了自己有“一个给观众印象深的角色”的愿望。终于,他兑现了这个承诺,在《中国合伙人》里,我们终于看到了一个以前从未见过的黄晓明,穿着跨栏背心,戴着瓶底厚的眼镜……关键是,英语说得倍儿溜。
在前不久的庆功宴上,黄晓明说,自己听到过的最高评价是:观众在看戏时,已经完全忘记了他本身。
还记得约莫十年前,看过一个黄晓明的采访,那时他刚刚拍完《大汉天子》,初尝走红滋味,面对媒体的镜头还很生涩,甚至紧张,他卖力地抛出一个段子,可是讲到一半不小心打了磕儿,手足无措的他忙跟记者说:这段不要这段不要,我们重录一遍。只可惜,编导还是“不厚道”地保留了原片。
记忆里,那时候的黄晓明,喜欢凹造型,似乎绷紧着每一根神经保护自己的完美,直到后来,大家都说他“二”,可能也是因为凹得有点过了。十年后,黄晓明依旧喜欢凹造型,但给人感觉放轻松很多。一两句话,就能让人清除陌生感。
拍照时,我们热衷艺术的摄影师在工作室的后院“放了一把火”,让黄晓明在呛人的烟雾中,足足拍了十多分钟,为了造型,他那只受伤的脚还要配合摆位。这样一个人至今仍被恶搞,他说:“二就二吧,如果我不二不会有今天,如果还有这样的人,我愿意把他招进公司!”
有谁会真正觉得自己是个二货呢?“忍是为了不忍”,黄晓明的经历恰恰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衷心的祝愿如今坐在《中国梦之声》评委席上的他,继续迎接一个个新的
辉煌、新的
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