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生网:首页 > 百姓 > 职场培训

山东滨州选派118名“第一书记”

时间:2012-03-25 08:43:05  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王晓霜 张丽

  3月21日,山东省滨州市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动员会议召开,2012年滨州要通过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要实现“五有保障”、“双强六好”、“三有一化”等目标。另外,118名“第一书记”在3月23日到各农村党组织集中报到,将于26日正式到岗工作。

  据了解,今年滨州市基层组织建设年,要以“强组织、增活力、惠民生、促发展、保稳定”主题,使创先争优、奋力赶超成为一种工作常态。通过选派“第一书记”等措施,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帮助基层党组织进一步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真正让群众得实惠、干部受教育。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集中选派“第一书记”,就是要让机关干部真正沉到基层去,到困难大、问题多的地方去倾听群众呼声,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在服务群众中转变作风,在为民务实中锤炼党性,在实践一线中锻炼成长。

  2012年,滨州市要以创先争优为动力,以选派“第一书记”为抓手,着力在分类定级按类施治、推进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做好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上下功夫、见实效。2012年要突出抓好农村、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领域的基层组织建设,实现有好带头人、有集体收入、有活动场所、有管用制度、有满意服务“五有保障”的目标;确保年底滨州市“两新”组织党组织覆盖率超过60%、工作覆盖达到100%;“第一书记”进村后,要迅速展开调研走访,尽快掌握村情民情,助派驻村实现“五有保障”目标,把抓“五有保障”与农村扶贫开发、生态文明村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因村制宜。“第一书记”要在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服务群众、行动上服务群众,立足帮扶村实际,从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入手,真正把基层组织建设年办成群众满意工程。

  同时,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做好帮扶工作,“第一书记”是直接负责人,在帮扶期间“第一书记”不得向上级党组织推荐干部。帮包周期原则上为两年,不改变面貌,帮包单位不脱钩,干部不撤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