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生网:首页 > 百姓 > 山东特产

走近低碳 走近青岛薛家岛示范电站

时间:2011-08-26 14:01:31  来源:人民网  作者:人民网

  青岛薛家岛电动汽车智能充换储放一体化示范电站,世界上功能最全、规模最大、服务能力最强的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目前已累计正常运行50余天,累计换电3218次,车辆行驶里程272804公里。平均换电时间、平均行驶里程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和智能化水平均优于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电动车相应指标。

  8月下旬,记者来到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在天泰体育场站乘上安静舒适的隧道2路电动公交车,一路欣赏着青岛迷人的夏日景色,穿过胶州湾海底隧道,走进薛家岛,探访这个智能充换储放一体化示范电站与众不同之处。

  6-8分钟完成换电,可同时为120辆公交车、360辆乘用车电池充电,创新充换储放一体化建设,成就世界功能最全、规模最大、服务能力最强电动汽车充换电站。

  薛家岛示范电站位于连接青岛与黄岛的胶州湾海底隧道黄岛侧出口,主要为途经胶州湾海底隧道的公交线路和黄岛区部分公交线路,约280辆电动公交车提供充换电服务,同时为黄岛区电动乘用车发展提供集中充电和电池配送服务。

  青岛公司副总工程师陈钢介绍,薛家岛示范电站可同时为120辆公交车电池充电,配套建设的集中充电站可同时为360辆乘用车电池充电。一辆公交车换电时间大约为6-8分钟,每天可更换540车次,满足280辆公交车充换电需求,占黄岛区公交车总量的50%以上。在储放功能上,目前公交车充换电站放电功率为700千瓦(最大可达4200千瓦),集中充电站最大储放功率为4320千瓦,电池梯次利用储放电功率为2000千瓦。可实现低谷时存贮电能,在用电高峰和紧急情况下向电网释放电量,峰谷调节负荷7020千瓦,最大可达10520千瓦。

  走进换电车间,一辆电动公交车缓缓开到设定位置,电池箱门打开,大型换电设备沿轨道来回滑动,换电机械手自如地从公交车上取出电池,180度转弯,放入后面的充电柜里进行充电,然后再取出新电池送入公交车电池箱。一块200多公斤重的电池,在机械手中变得轻松自如。

  在停车等待换电的间隙,青岛公交电动车分公司驾驶员王磊一脸轻松地告诉记者:“上海世博会的充电站需要专门的泊车司机,才能把车停在合适的位置。在薛家岛充换电站,对停车的精确度由原来的不超过10公分放宽到20公分,一般的司机都能做到。原来开一天车腰酸腿疼,现在开电动公交车驾乘方便舒适,一天下来很轻松,大大减轻了我们驾驶员的劳动强度。”据了解,薛家岛站的自动多箱换电设备采用高速机械视觉技术定位,可以自动跟踪车辆,公交司机直接开车进入换电车道,多组电池箱更换同时进行,6-8分钟就可以顺利完成9块电池的更换,不仅实现了电池箱更换过程的全程自动,还确保了整个过程的安全可靠。

  300余项科技成果,80天建设工期,电网企业与政府共谋发展,科技和管理创新引领电动汽车发展方向,让我们走进更低碳的未来。

  “在这里不但可以观看薛家岛站的运行情况,还可以监控全省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运营情况,你看,这是全国最大的临沂焦庄电动汽车充电站。”在薛家岛电站集中监控室,运行值班人员任杰轻按鼠标,临沂焦庄电动汽车的视频图像、运行情况立即呈现在记者的眼前。

  与全省充换电服务网络建设相结合,按照国网总部-省级-地市三级部署,薛家岛项目同步开发建成了国内首家省级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管理系统,搭建全省一体化的电动汽车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省、市两级部署,对全省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运营情况实时化监控管理。系统具有客户服务管理、计量计费管理、收费账务管理、充电卡管理、资产管理、物流配送管理、运营监控等运营功能,可实现充换电服务网络跨区域服务。

  薛家岛项目工程规模大、施工复杂、技术要求高,项目自今年4月10日开工以来,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和许继集团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倒排工期、密切配合、争分夺秒,项目按计划迅速展开,从推土机进场地到初步达到运行条件,仅用80天的时间圆满完成了建设任务。

  青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建设,在项目站点规划、土地使用、配套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青岛公司与黄岛区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成立项目联合指挥部。薛家岛充换电站成为双方密切合作,共同努力打造的样板站,也是电网企业与政府精诚合作、共谋发展的集中体现。

  充换电站在国内首次尝试进行了“公交车充换电站与公交枢纽站、变电站与乘用车集中充电站、集中充电站与电池梯级利用储能、电池配送站与营业厅”的四个一体化建设,较好解决了土地综合利用、设备综合利用等一系列问题,为今后充换电设施规划建设提供了典型经验,薛家岛站设计标准已成为国家电网公司公交换电的典型设计。

  薛家岛项目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充换电站项目,在项目建设、技术、管理上具有大量创新性和领先性。研制了新型动力电池箱、智能电池快换设备、电池转运平台和配送系统、直流电能表等先进设备,实现了以智能终端为载体的物联网、交通网和智能电网的“三网融合”。目前,项目取得了10项重点技术创新、6项重点管理创新以及300余项科技成果,正抓紧进行科研成果、专利技术的申请及标准制定工作。

  薛家岛示范电站自开工运行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好评,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已有包括江苏、四川等网省公司,北京市政府、同济大学参观团等40多个团队前往薛家岛示范电站参观交流。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国家级新闻媒体先后对薛家岛项目进行采访报道。目前,薛家岛示范电站已经成为全国电动公交车推广应用和充换电站建设的亮点和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