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青岛市银监局发布青岛金融行业上半年成绩单:上半年青岛市新增银行支行数量高达24家,平均每7天就有一个支行开业,存款余额首次突破1.2万亿元。计划打造200余家金融机构的金家岭金融新区也成为上半年一大亮点,一座“金融之城”正在拔地而起。
亮点一
新增24家支行崂山区最多
走进位于崂山区的金家岭金融新区,可见一座座金融大厦拔地而起,金融集聚效应已初步显现。招银财富大厦在海尔路65号高耸,坐落在深圳路上拔地而起的项目与之交相辉映,已封顶的青岛金融中心大厦也与其“争奇斗艳”。
这些项目只是上半年青岛金融行业发展的“小旗子”,16日,青岛市银监局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青岛市共有24家支行成立。“这个速度可以说是破纪录了,这和被评为财富管理中心也有关系。”青岛市银监局相关负责人说,新建支行位于崂山区的最多。
亮点二
存贷款规模双双过万亿
其他的数据也反映出上半年青岛市金融业迅速发展的情况。“上半年,存款首次突破1.2万亿元,今年4月份就过了万亿元。”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相关负责人说,青岛是山东唯一一个存贷款规模双双过万亿元的城市。
据介绍,自1978年改革开放到2000年贷款余额过千亿元,青岛市用了22年的时间;到2009年贷款余额突破5千亿,又用了9年时间;再到2014年4月贷款余额突破1万亿,用了不到5年时间。此外,各项存款的增长情况也大致如此,2001年全市存款余额过千亿,2013年1月过万亿,今年5月末达到1.18万亿元。近几年,青岛市平均每年存贷款新增量在千亿元左右,相当于2000年末的存量。如此算来,青岛市金融业规模增长走上了“快车道”。
亮点三
千万平金融新区露雏形
上半年,崂山区无疑是上半年金融成绩单上的最大亮点,重点项目在这里 “开花”:金家岭金融新区总占地面积约 23.7平方公里,新入驻10余家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机构,多家重量级金融企业相继落户。目前,金家岭金融新区已集聚金融业态16类,形成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财务公司、要素市场、融资租赁、财富管理等业态完善、功能齐全的金融组织体系。
此外,新区总投资530亿元的30个高品质金融楼宇项目正在加快建设。青岛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等金融监管机构入驻的金融中心大厦,以及建设银行、招商银行、青岛农商银行、青岛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总部大厦拔地而起,多个财富管理中心等项目建设快速启动,预计到“十二五”末,新建成及投入使用商务楼宇将突破600万平方米。
总结
率先打造国内“金融巨擘”
青岛发展之快背后有何秘诀?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邹蜀宁表示,事实上,众多金融机构扎堆聚集青岛,这离不开青岛提前下功夫“筑巢”,这样才成功“引凤”。青岛建设财富中心城市方面具备较为优越的资源禀赋。一是宜居幸福的城市环境,二是较为坚实的经济基础,三是便捷的交通通讯设施,四是不断拓展的城市空间,五是浓厚底蕴与快速发展的金融产业。众多金融机构选择落户青岛,原因不言而喻。未来,将形成南有“陆家嘴”、北有“金家岭”的金融发展品牌,青岛将成为国内财富金融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