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生网:首页 > 经济 > 城镇观察

种粮补贴政策好 服务农民奔小康

时间:2013-02-14 22:41:06  来源:山东民生网  作者:山东民生网

     大年初一刚过,鲁西北平原雪后初霁。临清市戴湾乡,麦田洁白苍茫,在阳光下亮得耀眼。

    赵官营东村的马朝东站在地头,眯着眼睛望出去。两个女儿今天回娘家,正在从城里回老家的路上。

    马朝东今年六十岁,种粮十年整。眼前一百亩麦地,都靠马朝东打理。他蹲下身瞅瞅雪底下的麦苗,黑绿黑绿的。这个冬天小雪五场,大雪三场,年初二又是一夜飞雪,为麦田加盖了十多厘米的“新被”。手抓一把土,正好捏成团,不干吧也不滴水,墒情刚刚好。他喜上眉梢:“你看那麦苗的头都压得弯弯的,它们在地里趴着,暖乎乎地睡觉呢!”

    马朝东的家院就在村东南500米的田地里。2003年起,他签了20年的合同承包百亩麦田,每天早上到地里转一圈是他多年不变的习惯。在过去的三四年里,每到年初五,乡镇便集中组织抗旱,机井抽水的机器轰鸣,地里满是人忙着浇水。

    “天降瑞雪,对咱种粮户是大喜事一桩。老话不是说吗,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下不用忙浇水了,俺过了个安安生生的好年!”让马朝东更高兴的还有,新修的南水北调戴湾支渠从村头经过,今年灌溉将用上河水,比井水浇地更加省时省力。

    家有百亩粮田,一年收获两季,一季小麦一季玉米。除此之外,20多亩的院里还养了400头猪仔,嗷嗷等待出栏。虽然今年农资价格上涨,饲料、化肥比往年都贵了一些,但是自家种的玉米作为饲料喂猪,猪粪还田施肥,不仅省钱,还更绿色环保。马朝东自己经营的“循环经济”,是一本稳赚不赔的农户经。

    一儿两女都在城里工作,马朝东和老伴是家里仅有的务农劳动力。仅凭老两口的四双手,一年四季能忙得过来吗?

    “一开始真是手忙脚乱的!后来俺两个分好工,她管院里养猪,防疫的活儿全是雇工来干。我光管种地,麦收时雇四五个人,收割机两天就收完了。要说现在数种粮最省心了,一切都是机械化!”过去的一年,马朝东小麦平均亩产900斤,玉米平均亩产1300斤,每亩地净赚900元,生猪养殖更是锦上添花,年总收入超过20多万元,儿女请老两口进城定居都不去。

    在赵官营东村,今年像马朝东这样种粮的农户比往年增多。由于粮食价格稳定,不像经济作物价格浮动大,加上每亩地的种粮补贴逐年递增,种粮对农户而言变得更划算。

    进入2013年,山东省财政拨付粮食直补和农资补贴资金78.63亿元,积极支持种粮农民春耕生产。听说今年的种粮补贴能涨到每亩125元,马朝东更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