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现场观摩会在乐陵市崔刘社区召开,将乐陵的经验做法推向全国。
尊重民意
“村民代表大会开到零点才结束”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做好土地确权颁证工作首先要尊重民意。乐陵市在土地确权颁证工作中,每个步骤都与群众反复讨论,每个环节都邀请群众参与,每个争议都由村民协商解决,每项成果都经群众签字确认,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乐陵市杨安镇崔刘社区的大崔、小崔、大刘、小刘4个村是该市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的第一批试点。
“我们多次召开村干部会议、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崔刘社区的实施方案以及丈量小组成员都是由村民代表商议确定的。在镇领导小组的带领下,5天时间我们开了7次村民代表大会。村民白天没空,我们就晚上开,当时在社区办公大院里,一到晚上,就人头攒动,最多时有400多名村民参加,到了零点才结束。”崔刘社区书记刘学山介绍说。
做好土地确权颁证工作还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认真测绘各项数据,及时公示,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3月12日,在崔刘社区档案室内,记者看到各个村庄的确权档案摆放整齐、条理清晰。随手抽出一卷,土地承包合同、农户宗地图……各类资料一应俱全,非常详实。
镇经管站站长苏静介绍说,镇政府安排专人成立资料审查、土地丈量、地图绘制、综合指导4个工作组。对农户及地块信息锁定、面积核实、公开公示等关键环节具体操作。并邀请相关公司给每个村庄绘制了鱼鳞图,给农户绘制了宗地图,农户每块地的面积、位置以及“左邻右舍”等信息均能体现在地图上。
镇经管站工作人员小王一直负责鱼鳞图绘制工作,她说:“为了保证准确,每个村庄选出20多名代表丈量土地,村干部负责标注位置,技术人员在电脑上绘制,一张图要反反复复修改多次,村民确认无误后才能入档。”
明晰权属
消除了纠纷,促进了高效流转
经过不断摸索,崔刘社区探索出九步工作法,即:成立机构、宣传培训、资料收集、绘制底图草图、入户实地丈量、公示审核、农户确认、发放经营权证书、资料归档。崔刘社区试点成功,为乐陵市土地确权颁证工作趟出了路子。按照这一经验,目前,乐陵市已先后完成了16个乡镇53个村的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共确权土地3.1万亩,发放经营权证书4800本。
“以前村里有些边边角角的土地权属不清,村里人经常为此吵架。确权颁证后,每家的土地都固定了,村与村,户与户,分得清清楚楚,大伙再也没有因为地界起争执。”3月15日,乐陵市胡家街道办事处小焦村村民焦登高向记者介绍说。
为农户土地确权颁证,不仅使土地经营权实现了权属清晰,风险可控,具有了法律保障,而且还为土地高效流转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使分散的土地流向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加速农业现代化。“过去上海的一家公司想来崔刘社区做蔬菜大棚生意,但当时俺这儿的地都没有‘土地证’,农民手里无任何合法的凭据来证明自己对土地的所有权,人家一经考察发现俺这儿的土地权属不清就没同意。这不,我们完成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后,这家公司才又同意在我们这儿建大棚。现在,已流转我们5000亩地建起了蔬菜大棚。”刘学山说。
乐陵市经管局副局长郭景华介绍说,一经确权登记颁证,农民就能以物权权利人身份,对土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可以通过出租、转让、入股等获得财产性收益。土地承包权益受到侵害后,农民还可凭证行使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民事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