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了解到,魏桥科技工业园先后从德国、瑞士等国引进多种世界最先进纺织设备,公司整体装备和设备自动化程度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山轮胎与美国固铂轮胎合作后,又与卢森堡安赛乐米塔尔展开钢帘线生产合作,新上多晶硅切割丝项目,产品价格是普通钢帘线的10倍;迪尚集团先后收购美国威高利集团公司、德国顶级童装设计与销售公司,还分别在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家设立了服装设计研发中心……近几年来,山东省威海企业与欧美地区的合作非常密切,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建立地级市20多年来,威海市工业发展较快。但群龙无首、缺少带动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依然制约着威海工业的大步跨越。为改变这一状况,他们主动调整招商策略,坚持以我为主,实行挑肥拣瘦,通过引进国际水平领先、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来加速本地企业的扩张升级。近几年来,他们抓住欧债危机持续蔓延,外方技术出口限制相对宽松,我方进口成本相对降低的有利机遇,趁“机”出手,从全球工业水平最高的欧美地区大力引资金、引技术、引设备、引人才、引品牌,取得很好成效。
最近5年,他们已先后促成了成山集团与美国固铂轮胎、海马集团与美国克瑞斯坦、华东数控与德国希斯庄明有限公司、威力工具与史丹利等35个战略合作项目。借助欧美等发达国家强大的技术力量和先进的设备、工艺,使威海本地企业得到极大提升,加速了扩张步伐。威高集团牵手全球最大的医疗器械生产商——美国美敦力公司,成功吸引了美方2.4亿美元投资,并借助其在全球120多个国家的销售网络,极大地提升了威高的品牌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去年,威高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36亿元。华东数控引进瑞典艾克斯康公司的成套系列并联运动机床技术和德国G+H公司精密数控外圆磨床的设计与工艺技术,突破了阻碍并联机床发展与广泛应用的诸多瓶颈,实现了高档精密数控外圆磨床国产化。
威海积极主动在国内“攀高枝”,与高校院所开展紧密合作,与央企、上市公司、大型民企开展战略重组。全市企业先后与13所高校院所建立了产学研战略联盟合作关系,成立了7个省级以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有30多家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建立了技术中心和中试基地,与100多所科研单位形成了稳固的合作关系。蓝星玻璃与浙江大学、清华大学、杭州蓝星新材料合作,联合开发的在线镀膜等系列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在线低辐射(LOW-E)镀膜玻璃被列入国家863项目。威达集团和中远造船联手合作,投资5亿元研发、生产的“海盾(BOS)压载水处理系统”,是“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并被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远洋船舶压载水处理设备的研发和生产基地。
据了解,借助国内外先进技术力量和设备工艺,使本地企业迅速转型升级、扩张壮大。目前,威海市已涌现出一批销售收入过50亿、100亿的大型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