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2日,蓝黄‘两区’建设走基层大型采访报道西线采访团来到德州的乐陵市和庆云县进行采访。在这里记者感受到,园区经济已成为德州经济的新引擎,在产业类型上,形成由清洁生产企业组成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在产业布局上,形成由若干生态工业园区组成的生态产业群;在生产工艺上,实现了生产过程再循环、再利用,达到了零排放。注重发展园区经济,完善政策措施,壮大优势产业,德州的黄三角“桥头堡”地位凸显。
前不久刚刚投产的庆云县万恒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中韩合资的企业,从项目签约到一期投产用了不到九个月的时间。目前,企业每天生产的16万套手机产品直供韩国,订单已排到了明年的下半年。
庆云县万恒电子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部长冯国良告诉记者,庆云县有很多优惠政策,这里还紧邻京津等电子产业经济发达地区,有利于开拓国内市场。因此他们很快选择落户到黄三角经济区内。
据庆云县委书记刘长民介绍,近年来,庆云县积极抢抓对接黄三角各种资金、政策的优惠倾斜,把新材料产业列入全县五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和具体实施办法,搭建了新材料产业阔步发展的平台。2011年签约的总投资一百亿元中国航天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将建设金属材料基地、非金属材料基地和碳纤维复合材料基地“一园三基地”,全面对接中国航天集团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技术、人才资源,产品涵盖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和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等多个领域。
在齐耀新能源生物质利用循环经济项目园区,记者看到这里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利用中澳集团每天产生的鸭粪、污水产生沼气用以发电。这个项目是国内目前唯一一个综合利用沼液发电的项目。
据介绍,国务院正式启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后,德州市迅速规划了德州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园、现代农业及旅游观光园、红云高新技术产业园等“一区三园”建设载体。
对接黄三角,借力国家战略,目前,德州市已投入十亿余元,重点建设以生态旅游城、循环经济示范园、红云高新技术产业园和现代农业及旅游观光园为核心的“一城三园”, 把德州打造成为黄三角向内陆延伸的“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