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生网:首页 > 住房建设 > 专题

农行否认暴利,你信吗?

时间:2012-03-24  来源:财讯网  作者:财讯网

  农业银行2011年净利1220亿,日赚3.3亿,张云反驳"银行暴利",但是论据根本就站不住脚,银行家们切莫继续热衷于追逐更高的利润,大型商业银行改革之路仍没有走完。

  首份国有大型商业银行2011年成绩单3月22日出炉。中国农业银行2011年年报显示,该行去年实现净利润约1220亿元,同比增28.5%,平均日赚约3.3亿元。农行行长张云对目前盛行的“银行暴利”说并不认同,他认为,利润增长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快速增长和银行业务快速发展。银行是否暴利路人皆知,讨论已宛如鸡肋,既得利益集团若煮熟的鸭子“嘴硬”,百姓说说外还能如何?

  但真理不辨不明,张云既然已经发难,认为应该从银行不同周期的利润变化、获得利润的方式、利润成长因素以及银行利润与同业的利润率等方面来看待,通过数据说话,可得出更加全面和系统的观点。那么,笔者不妨带大家,按照的张云思路,去看看银行业到底是否存在暴利,他们是否应该为自己的暴利和高薪脸红?

  首先看银行不同周期的利润变化。为简单明了,以每股收益为参考标准,农行可查的每股收益为:2009年0.25元、2010年0.33元、2011年0.38元。若嫌时间不够长,看更具代表性的工行:2005年0.15元、2006年0.17元、2007年0.24元、2008年0.33元、2009年0.39元、2010年0.48元。近几年基本上都是稳定增长,包括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除国企外的其他经济体则没有这般幸运。

  金融体制改革后,中国银行业并没有经历完整的经济周期,银行高管们拿经济周期和历史经验做挡箭牌,明显是混淆视听,谁知道银行在经济不景气时的表现呢?说不定,到时赚的更多,因为银行绝不会雪中送炭。事实是,经过注资、引进战略投资者和重组上市,过去8年间,中国银行业几乎是经历了一次脱胎换骨的休克疗法,并出乎意料地迎来了谁都没想到的“暴利时代”。虽然嘴上不能说,心里还不知道咋高兴呢。

  其次,从银行获得利润的方式看,张云认为,并不是单纯依靠利差得来,银行的利差逐年收窄,目前的利差不是普遍高于国际水平。中国银行业息差收入占比逾八成的事实,银行高管们为何视而不见呢?虽然法定息差逐年收窄,但实际利差呢?每次实体经济遇到困难,金融企业的话语权反而提升了,明里暗里提高救助条件,这不是趁火打劫吗?

  银行本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面对去年银行业逾万亿的畸高利润,再对照实体经济的困难,畸形的银行利润已有发“企业灾难财”的味道。中国银行业逾万亿的超额利润,包括农行超过千亿的净利,可以说,并不是建立在银行业自身经营管理水平特别高、创新能力特别强的基础上的。某银行高管坦言,银行贷款年息才12%-15%,放高利贷的要50%?相比他们,我们赚得算少的了,所以百姓还是识趣,淡定一点吧!

  再看张云所谓的“利润成长因素”,无疑是指中间业务收入,百姓们却称其不合理收费。据银行业协会2011年公布的数据,银行业各类服务项目共计1076项,其中收费项目850项,各银行无疑是财源广进。尽管国家有关部门多次采取清理银行乱收费行动,但层出不穷的收费项目依然让人眼花缭乱,农行还指望乱收费成为利润成长点,无疑是顶风作案,异想天开。

  银行是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了,百姓却感到许多不适应,部分措施甚至引发民愤:银行为节约成本,减少了柜台数量,让老年人到ATM上操作;为方便百姓,停办活期存折,鼓励办卡以拓展业务和收费;为提高双方效率,提倡电子银行,用户卡未离身存款不翼而飞却难讨说法。

  金融危机后银根紧缩,银行创新能力也激增,在贷款业务过程中让存贷挂钩、搭售理财产品、只收咨询费不提供服务,无疑增加了企业融资成本。

  张云所做的银行利润与同业的利润率比较,更是搞笑。他列举数据指出,2009年-2011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率是13.02%、53.58%和25.4%,同期银行业利润增长率是15%、35%和36%,和工业企业基本一致,反映了经济决定金融的基本要求。既然可以与其他国企比较,为啥不与中小企业比呢?道理很简单,不是一个层次的,他们不是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一直没有放下高贵的身段。

  这几年大多数银行都上市了,并且赚的盆满钵满,股民本应该高兴,但股市再低迷,仍不妨碍其以再融资方式从市场抽血,补充银行资本金,中小投资者最终只能白高兴,银行高管和员工收入则水涨船高,农行主要高管年薪2011年上涨超10%,其中张云年薪上涨为106.14万元,涨幅25%,他能不为现状辩护嘛。在垄断和政策保护下,中国银行业成就了炫目的“世界第一”的暴利,造就了特定群体动辄百万千万的高年薪。

  不管承不承认银行暴利,中国银行业的厚利是建立在国内金融市场不发达,利率高度管制、市场化程度偏低、社保体系不完善、金融抑制没有改善的基础上的。正是如此,央行行长周小川才感慨,大型商业银行改革之路仍没有走完。银行家们若继续热衷于追逐更高的利润指标,不仅将挥霍掉业已削弱的比较优势,更将放大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而拖累建设金融强国的前景,但愿他们能保持清醒,不断负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