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生网:首页 > 河湖水利 > 专题

山东武城团县委多举措加强留守儿童工作

时间:2011-11-18  来源:山东共青团网  作者:武城县

    “留守儿童”成为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虽然父母外出务工极大的改善了家庭经济状况,使留守儿童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但心理问题、安全问题已悄然成为留守儿童问题中的焦点。针对这些问题,山东武城团县委从自身职责出发,以做好留守儿童工作为己任,采取了一些列措施,确保留守儿童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在农村学校以留守儿童活动站为平台,举行一些歌颂亲情、感恩生活、人格教育、安全常识等方面的教育娱乐活动,构建一个有利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大环境。另外,对于留守儿童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组织教育和心理方面的专业人士,提出切实可行、科学的心理介入和疏导措施,避免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是充分发挥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教育指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让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树立长远目标;定期对学生进访谈,加大对留守学生的心理教育,加强学校与留守儿童监护人的联系,使监护人及时了解掌握孩子的心理、学习、生活等方面情况,给孩子更多的关爱,增强其监护人的责任意识。

    三是引导农村家长强化家庭教育责任和义务。利用媒体,在农村加大对留守儿童现状和个案的宣传,提升农村家长的责任感。利用外出务工父母返乡时间进行家庭教育辅导,让他们用科学的方法关心和教育孩子,懂得同孩子交流的技巧,了解孩子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变化和情感需求,完善缺失的家庭教育。

    四是完善社会关爱留守儿童体系建设。对父母双方外出的留守儿童寻找合适的代理家长,加强对他们的日常监护和教育,帮助他们成长成才。加强留守儿童活动站的建立和完善,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留守儿童的生活,通过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开阔孩子们的视野,填补家庭情感和教育的缺失,目前该县将建立10处“留守儿童快乐成长活动站”。

    五是关注贫困留守儿童,促其成长成才。为解决贫困学生上学难的问题,武城团县委成立了专门的“爱心助学”基金。从中拿出一部分基金一部分作为助学金用于救助家境困难的留守儿童,一部分作为奖学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留守儿童。目前工募集“爱心助学”基金320万元,共救助贫困大中小学生3000余人,其中留守儿童1000余人。除了物质上对留守儿童的帮助,还在县直和各乡镇街成立了10支“爱心志愿辅导队”,利用周末、节假日对留守儿童及贫困学生进行课业辅导、心理帮扶等;各小学设立了“爱心志愿者辅导站”,由教师和社会志愿者为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提供资助、一对一帮扶及各类志愿服务,不仅在助学金、图书文具等物质上帮助他们,更注重在精神层面上教育引导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