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09-08 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 蓝娜娜
据了解,日前,省质监局对外公布了2011年第三季度(2011年第6批)对月饼食品的监督检验结果,在全省抽检的395批次样品中有76批次的样品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涉及到省内62家月饼生产企业,不合格率达到19.2%。
食品安全问题已然成为百姓关注的焦点,问题月饼的大量出现更是给紧张的食品安全问题“火上浇油”。中秋佳节将至,没有人希望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遭遇问题月饼的毒害。因此,食品生产商应当提高道德意识,层层把关,确保投入市场的月饼都是“良心”月饼。
笔者在山东不合格的76批次月饼名单中看到,其中20批次是出现了食品添加剂超标或者菌落总数超标问题,其他56批次是因为标签、馅料含量和干燥失重不合格。对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含量以及食品卫生的合格标准,国家都有严格的指标,各地相关的质监、执法部门也不同程度地举行了多次严格的检查行动,但就在这种层层把关、层层监督的情况下,仍然有食品生产商不顾道德的谴责,违背良心,生产损害他人健康的月饼,不得不令人为之愤慨。
据悉,如今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领域问题的强烈关注以及政府整治态度的强硬,使得大部分违规厂商都得到了应有的处罚,食品行业遵纪守法、办良心事的企业也越来越多。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有理由相信,食品生产商会流着道德血液,生产出更多让百姓安全、放心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