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生网:首页 > 综合 > 民生调查

济南70%老人难过节 专家建议重阳节放半天假

时间:2012-10-23  来源:问绿网  作者:问绿网

爱国.jpg

    重阳节前夕,记者走访多个社区发现,百分之七十的老人并未打算过节。据介绍,社会关注度不够、子女工作繁忙、缺少明确载体和表达方式等导致了相对冷清的“老人节”。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把夏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然而过“老人节”者依然为数很少。参考其他传统节日,有专家建言重阳节当天放半天假。

  【记者调查】
 
  不打算过节的老人占70%
 
  重阳节前夕,记者走访多个社区,随机采访了五十多位老人和三四十名子女,了解到70%的老人并未打算过节。而其中不少子女也表示,往年很少给老人过重阳节,今年可能也不例外。
 
  在馆驿街社区,70多岁的李老太告诉记者,这些年她从没过过重阳节,感觉这个节日没啥过头。“重阳节不比中秋节、母亲节等,基本感觉不到过节的氛围,身边也很少有老人过这个节的。”李老太说。
 
  采访过程中,一些子女也坦言,很少考虑专门给老人过重阳节。“重阳节比不上一些传统节日,对很多子女而言,这个节可能只是一种形式罢了。”家住水天福苑小区的高先生说,今年重阳,他不打算专门给老人过,但会买些老人爱吃的东西送去。
 
  与此同时记者了解到,对一些空巢老人而言,重阳节前后子女来探望的比例很小。郎北社区居委会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社区空巢老人有10多人,节日前后,其子女能来探望的估计也就一两人,可能连五分之一都不到。而普利街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则介绍,不少空巢老人的子女在外地工作,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回家探望老人不大现实。“据我了解,大多子女会打电话回家,问候老人。”
 
  【原因探究】
 
  社会关注度不足让重阳节遇冷
 
  振兴街街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社会关注度方面来说,较之春节、中秋等,整个社会对重阳节的关注度并不算高。“因社会重视度不够,近些年,重阳节的过节氛围一直不算浓烈。”工作人员说,此外,说起重阳节,大多人都知道,但真正能把该节和敬老联系起来的人就少了。
 
  普利街社区居委会主任林芳告诉记者,从子女层面来讲,现在很多子女工作都很繁忙、压力也很大,很难抽空给老人过节。“还有一些子女在外地工作,让他们请假回家探望老人,执行起来很难。”
 
  【专家观点】
 
  重阳节能否考虑放半天假
 
  记者就此采访了济南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征。他认为,在很多市民的意识中,传统上并不把重阳节当成隆重的节日来过,虽然官方将该节定义为“老人节”,但不少人在心理上还未适应和接受。此外,母亲节可以送礼物、春节可以拜年……相对来说,重阳节缺乏一种明确的载体和表达方式。王征说,这需要一个培养的过程,也需要不断地引导和宣传。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专家告诉记者,整个社会应加大对老年人的关注度,对重阳节这一“老人节”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
 
  “能否在重阳节当日给人们放半天假,或者让人们早些下班,这些都是值得考虑的问题。”专家建议有条件的子女能在节日前后回家探望或是打电话问候。与此同时,专家认为,应更多地关注老人的内心,了解老人的需求以及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