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普通上班族,可能多数人都有过为了赶时间,焦急地站在车辆川流不息的马路旁,“渴盼”出租车的恼人经历。长期以来,“打车难”一直困扰着着急出行的济南市民。
“等半个小时是经常的,有时候一个小时也等不来一辆空车。”面对早晚高峰时期日益拥堵的道路交通状况,济南市民小李甚至对“打车省时”这一观点产生了怀疑。
其实,与小李有同样“打车”经历的市民不在少数。尤其是早晚上下班高峰期和雨雪天气。站在路口眼瞅着手表上的时间一分一秒地走过,却也只能望眼欲穿。有时候好不容易等来一辆空车,司机也以交接班为由拒绝载客。打叫车服务热线吧,半天也没有一辆响应的出租车。这样算起来,“打车”与坐公交车的时间也相差无几了。
那么造成“打车难”的原因是什么呢?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调查中发现,市民认为造成“打车难”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条:
■出租车数量少;
■出租车交接班时间与打车高峰期时间重合;
■道路拥堵造成出租车有效利用率不足;
■打车地点不对,因为有些路段不让停车;
■出租车公司相对垄断,缺乏竞争。
“数量少”并非济南“打车难”症结
出租车的数量少真是造成济南市“打车难”的主因吗?
城市交通规划师姜科告诉记者,“打车难”其实就是出租车的有效供给没有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根据国家建设部会同相关部门共同制定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第3.1.5条规定,“城市出租汽车规划拥有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大城市每千人不宜少于2辆;小城市每千人不宜少于0.5辆;中等城市可在其间取值”。以济南为例,出租车营运范围的市区人口有433.59万,按照每千人2辆出租车的标准来讲,济南市区内同一时段有效供给的车辆应为8672辆。这个结果与济南市城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处提供的数字恰好相当。也就是说,济南市目前出现的“打车难”的问题并不是出租车的数量少造成的。出租车的有效利用率、交接班时间、运力分配、服务水平等因素都是造成“打车难”这一现象的原因。
增强公交车运力 可有效缓解“打车难”
姜科表示,通过增强城市公交车运力也可缓解“打车难”这一社会现象。
出租汽车满足市民的部分日常通勤需求及紧急出行需求,其服务对象是公众性的,但是与常规公交不同,它所提供的服务主要是为了满足旅游、应急、公务、娱乐出行的需求,而这些正是目前我国的城市常规公共交通由于自身因素无力进行服务的盲区,因此,出租汽车是常规公交和大运量公交的补充。城市公交对出租汽车有着直接的影响。一个城市在公交优先的政策到位前提下,公交路网密度越大,发车密度越大,车况越好,人们选择公交的机率就越大,选择出租汽车的机率就相对减小。
“招手即停”影响出租车有效利用率
另外,我国出租汽车基本上都是采用沿途招手即停的运营方式。出租汽车在城市内沿着客流量大的线路重复兜圈,看到路边有人招手就停车载客。这种模式中出租汽车的利用率相当低,很多车辆都是空载在跑,造成了资源的极大的浪费。虽然济南市早在2008年就开通了叫车服务热线,但是由于电话预约叫车属于一种定制服务,而目前济南尚无北京、上海等城市的“电招费”,这使得出租车司机在应招时缺乏积极性。假如能够很好地利用叫车服务热线的调度功能,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出租汽车在运营过程中出现的效率低的问题,进而缓解“打车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