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生网:首页 > 综合 > 民生调查

揭秘济南急救车出诊路的避让难题

时间:2012-12-11  来源:问绿网  作者:问绿网

     日前,在北京发生的救护车鸣笛无车相让导致伤者死亡一事,引发社会广泛讨论。济南的急救路是否通畅?昨天(10日)下午,记者全程跟随急救车体验时发现,在16分钟的“生死时速”里,仅有一辆机动车为急救车让路。

 
  17时31分
 
  一辆拉响警笛的急救车收到“急救单”后,从济南市中心医院出发。此时正是堵车高峰期,从医院出门后,司机张志民立即左转逆向行驶到人行道,无论是步行还是骑电瓶车的市民,都会主动闪出一条通道。
 
  1分钟后
 
  急救车沿着解放路继续向东行驶,在一个公交站牌处被迫停下,张志民打左转向灯要换车道,可是旁边的汽车一辆接一辆,七八辆车呼啸而过,根本没有让路的意思。
 
  5分钟后
 
  急救车终于要拐入燕子山小区东路时,张志民猛地刹车,才躲过旁边驶过的自行车。
 
  7分钟后
 
  急救车沿燕子山小区东路向南行驶,在只能并排行驶两辆车的道路上,东侧零散地停放了不少车辆。
 
  10分钟后
 
  眼看就要到达急救地点了,迎面突然驶来一辆黑色大众轿车。轿车车主看到急救车后,把车向东侧停靠,让急救车顺利驶入小区院内。
 
  16分钟后
 
  医护人员第一时间用担架将摔伤的80多岁老人抬上车。急救车到达山东省中医院东院,老人得到及时治疗。
 
  ● 急救车司机:6分钟路程堵时最少用15分钟
 
  “像那辆大众车那样主动避让的越来越少了。”张志民感慨道。他从事急救车司机这个职业有20多年了。全市共有24个急救分中心,分布在济南各个方位的不同医院,随时等待接受总调度中心的“急救单”。七八年前,路不堵,让行的车也多;最近几年,路堵、车多成了急救车最大的阻碍。“有时看病人在车里很难受,情况非常紧急,我们的心里更是像热锅上的蚂蚁。”
 
  张志民向记者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从济南市中心医院到杆石桥附近,道路通畅时6分钟即可到达,道路拥堵时最少也得用15分钟。他告诉记者,现在遇到高峰期拥堵路段多会绕路而行,“这样反而能较快赶到”。
 
  ● 急救中心医生:法规没有强制规定,效果不大
 
  据悉,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明确规定,救护车执行紧急任务时,可以使用警报器、标志灯具;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受行驶路线、行驶方向、行驶速度和信号灯的限制,其他车辆和行人应当让行。“法规没有强制指出一定要给我们让路,所以效果并不大。”10日晚当值的济南市中心医院夜班出诊医生、急救中心急救单元组长卢医生表示,“最常遇到的一种情况是,在路口时,前面等信号的有四五辆车,但第一辆可能会认为救护车在后面不关他的事,根本不会避让。其实第一辆是最重要的,他不走,后面的都走不了。”
 
  ● 私家车主和“的哥”:不是不想让,不知道该怎么让
 
  记者随机采访了3名私家车主和1名“的哥”。一位司机坦言,他并不是不想让,而是“不知道该怎么让。前面有红灯不敢闯,万一违章罚款、扣分怎么办?”也有司机表示,“有时我的车在中间一个车道,四周都有车,实在是无处避让”。面对这种现状,该如何改善呢?市急救中心急救科主任李立新表达了他的看法,治堵是其一,同时也希望能得到市民对急救工作的理解,“如果交通部门能尽快出台一项条例,来保障我们的通行是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