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这次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央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关于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会议指出,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要进一步明确粮食安全的工作重点,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关于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会议指出,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这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魂”。
关于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会议强调,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必须正本清源,首先把农产品质量抓好。
关于“谁来种地”,会议指出,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会议指出,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要积极稳妥扎实推进城镇化,到2020年,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约1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约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推动新型城镇化要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突出特色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
小康不小康 关键看老乡
这次会议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对此,专家分析指出,三农问题目前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城乡差距显而易见,因此,补足“三农”这块短板,是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
由于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留守务农的农民越来越老龄化,“谁来种地”成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会议指出,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把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等问题放在核心位置,从吃饱到吃好,中央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具体。
让百姓吃饱也吃好
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像去年进口的粮食折成我们的单位大概就是1600亿斤,那么我们去年的产量是11792亿斤,这个比重大概相当于国内粮食产量的大概13%左右,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适度大概我想基本上就是这么一个概念,就是进口的比重满足我们自己的需求,需求的主要部分是靠我们自己来解决。”
粮食安全能够解决百姓吃饱的问题,但专家表示,今后的农业发展必须解决老百姓吃好和吃得安全的问题,“舌尖上的安全”是建立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而食品安全的源头就是农产品的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