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上午,山东省海阳市第二届绿茶推介会在该市新元广场开幕。与首届相比,本届活动不仅增加了红茶茶艺表演,新研制的乌龙茶等多种茶品也悉数亮相。
“这个茶口感非常好,没想到海阳也能产出这么好的乌龙茶!”市民刘先生边品尝边赞道。首次公开亮相的乌龙茶,受到茶民普遍热捧。该市果业发展中心副主任王悦燕说,“仅靠单一品系打市场很难,今年我们充分利用一芽三叶、一芽四叶的老化叶片,采用大红袍、铁观音的加工工艺,创新研制了乌龙茶,既丰富了海阳茶叶的品系品种,拓宽了销售渠道,又增加了茶产业附加值。”
据悉,本届推介会突出“发展生态茶园、创建茗茶品牌,振兴茶叶产业,打造城市名片”主题,通过“茶文化展示、技术研讨、茶事大赛、经验交流”等多元化系列活动,强化海阳绿茶品牌影响力。两天活动,不仅有万人品茶大会、茶艺表演、茗茶擂台赛,还有茶叶技术研讨会、茶企技术交流比武和专家现场指导。尤其是6日上午的“茗茶评比”环节,18家茶企将使出“看家本领”,带上精心研制的顶级茶叶参加比拼,从茶叶色、香、味、汤等方面综合审定,评选出金奖、优胜奖各两名,再进行淘汰评选,最终产生海阳新一届“茶王”。
据记载,早在唐朝时期,海阳就有种茶的历史。海阳市四季分明,雨量主要集中在茶作物生长迅速的高温期,地形多为低山丘陵,土壤多为偏酸性土壤,非常适宜栽植茶树。同时,海阳绿茶生长在北纬37度,受温带湿润海洋气候的影响,海阳茶树具有“叶片肥厚、有机和无机合物含量丰富”的产品特性。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表明,海阳绿茶的氨基酸和叶绿素的含量在全国21个茶区中最高,具有营养丰富、口感上乘的产品特性。
近年来,海阳市依托其独有的土壤气候条件,大规模引进、试栽南方优良茶叶品种,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品种不断增多。截至2013年底,该市共有15个镇区街道、150多个村栽植茶叶,引进并繁育适合本市地理条件的“平阳特早、龙井长叶、龙井43、金观音、中茶108、鸠坑、福鼎大白、乌牛早”等优良茶树品种10余个,培育出“步鹤山、碧雪香、留格绿、天夼山、海润清、露海春、迎春绿”等十余个绿茶、红茶品牌。全市年生产成品茶400余吨,产值达1亿元,从业人数达1万人左右,现有茶叶加工企业20余家。已有3家茶企通过QS食品质量安全认证,5家茶企申办了茶叶有机认证;“步鹤山牌鹤山正红”荣获2013年第十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开创了烟台茶的新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