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07-30 来源:新民周刊 作者:新民周刊
李敖老矣
7月23日下午,76岁的李敖穿着他标志性的红夹克、戴着墨镜现身香港会展中心,他是应老友、《亚洲周刊》总编辑邱立本之邀前来参加2011香港书展的。
当日下午1点至1点40分,举行了香港文化人马家辉和台湾摄影家赖岳忠合作的新书《李敖·影子×新像》的推介会。随后,李敖进行了一小时的记者会。记者会由凤凰卫视美女主持沈星担纲,她负责将某些尖锐问题改换成委婉一些的表述,或者向李敖复述记者的提问——李敖的听力并不太好。
还是那个李敖,他直言“我是一个标杆,你对我的意见可以看出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你赞美我可以看出你是个什么样的人;包括你批评我,也可以看出来你是个什么样的人”、“很多情况底下我使别人感觉不愉快,因为我出现了以后,使别人无地自容”,但李敖也深知:“我现在没有(自己的)媒体了,那么每一次就是借别人的杂志、借别人的台、借别人的机会我讲几句话。因为做客人,所以要稍微客气一点。”《李敖·影子×新像》推介会和记者会上的李敖变得有些慈祥,他不止一次将台下的邱立本先生请上台来。
当有记者问起如何看待整容带来的“人工美”问题时,李敖一会儿透露前妻胡因梦割过双眼皮,一会儿又谦称:“我太老了,不太适合谈这些问题,就好像琼瑶不适合再写爱情小说一样。”
“香港是不是文化沙漠”的争论近年来经久不息,香港贸发局和协办方之一《亚洲周刊》用高水准的香港书展做出了否定性的回答,来香港中文大学执教8月1日即满整整四年的诗人北岛也做出了否定的回答。
书展主办方在会展中心三楼的“文艺廊”专设“文化大师在香港的足迹——沙田篇”,向公众普及钱穆、唐君毅、牟宗三和余英时、余光中等人对香港的学术和文化贡献。7月21日和7月23日的香港《大公报》,在新闻版的偏僻角落里,零星报道着金庸获颁澳门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特首曾荫权夫妇为96岁华诞的国学大师饶宗颐祝寿的“大师新闻”。
李敖像以往一样,仍然没有放过余光中,他说:“他后面四十年没有进步,原来写的很多烂诗还是一样,不写也一样”,“我李敖不一样啊,我写了这三本书,每一本书都跟以前不一样,这才是本领。”
李敖“兜售”的是新作《阳痿美国》(中信出版社的简体版为《审判美国》)、《大江大海骗了你》、《第七十三烈士》,自我告诫“稍微客气一点”的这位台湾老人仍不忘调侃一番:“香港人的坏习惯(是),每年不买书,到了书展就买烂书”,“你到香港书展,看到到处都是烂书,烂书,烂书。买回来以后看不完,看完以后上了当,请买李敖的书。所以,会看书是最重要的,(会看书)才有好的头脑。”
李敖余威犹存:不要学屈原
连续四五年来采访香港书展的京、沪两地一些记者反映,李敖已有江河日下之感。但是,李敖毕竟是李敖。在7月23日的记者会后,李敖做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走向”演讲——它属于香港书展的“名作家讲座系列”,是《亚洲周刊》近年协办的香港书展最重头活动之一。
主办方为李敖提供了面积最大的会议厅,比韩寒去年在香港书展发表演讲、今年演员林青霞发布处女作《窗里窗外》的2号演讲厅大得多——这是李敖首次在香港演讲,在此次香港书展的约150位演讲嘉宾和近300场文化活动中,他无疑是最受关注的。
李敖的幽默中流露出一个老人可以理解的虚荣:“中国大陆每年出版18万本书,台湾每年出版8万本书,包括龙应台那本烂书(《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可是,今天林青霞的书是好的,至少林青霞刚刚给我送来写着‘李敖大师新书成功’的一盘花,我就知道林青霞的书是好书。”
笔者目力所及,此次书展的嘉宾——在内地人气极高的日本留华学生加藤嘉一、从南京移居香港并执教浸会大学的新锐小说家葛亮等,都提前来到李敖的演讲现场——虽然葛亮后来中途退场。
本来约了著名作家施叔青专访的两名记者临时爽约,因为他们赶去听李敖的演讲了。这位写出“香港三部曲”、“台湾三部曲”等力作的旅美台湾作家并不在意,接受完笔者的专访后,她还关心李敖的演讲是否结束,是否来得及去听听。即使是本次书展的“年度作家”西西,也不曾现场接受过如此众多的读者的致敬。当然,西西素来低调,她只出席过香港贸发局7月20日晚举行的小规模招待酒会。
28年前,李敖在《钞票·肚皮·尿》一书中写过一篇《香港的机会,中国的机会》。通过幻灯展示这篇旧作时,他故意露出一篇“怎样买到李敖的书”。
香港将于明年3月25日举行第四届特首选举,现任港府政务司司长唐英年、行政会议召集人梁振英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范徐丽泰是三大热门特首候选人。香港教育局5月也推出了《德育及国民教育科课程指引咨询稿》,建议本港小学由明年起率先加设国民教育科,此举引发“洗脑”争议。因此,李敖被问到最多的是关于他对特首选举和“国民教育”的看法。大谈政治的李敖被华语世界的媒体迫切需要,就像并非书展期间主流问题的“嫩模”被《东方日报》等香港媒体需要一样。
“香港人太嫩了,所以我反对香港人从事过多的政治活动,地方议会当然可以有。从长远看,香港人要用自己的繁荣来称雄世界,来压倒上海。否则,香港人会慢慢堕落。”李敖多次表示,他欣赏的香港政治人物是陈方安生。他还故作神秘地透露,三位特首候选人中有一位将于7月25日宴请他,敏锐的记者已经考虑届时在他下榻的酒店截访。7月23日晚,《亚洲周刊》资深特派员江迅宴请朋友,他收到的短信中,最多的就是问李敖7月25日到底和哪位特首候选人一起用餐。
“中国知识分子的走向,那种像屈原一样跳河的,或者像老舍那样跳河的,或者像王国维那样跳河的,都是错的,要快快乐乐地活过你的敌人……有好的头脑,才有好的走向和生活方式”,李敖点题时说还强调,“不要学屈原,不要学殷海光,不要整天学那种笨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