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烟台市就业办获悉,从今年开始,烟台市将力争用5年时间对全市33万城乡劳动者免费实施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培训。其中,将使17.85万人达到初级技能水平,5.1万人达到中级技能水平,2.55万人达到高级技能水平,7.5万人完成创业培训,要求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并使80%以上的培训人员实现就业或自主创业。
年内计划免费培训6.9万人,五年内力争培训33万人
2014年至2018年,我市将对有就业创业愿望和能力的全体城乡劳动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重点对城镇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含毕业学年大学生)、城乡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两后生”)、企业在岗职工、退役军人、残疾人和即将刑满释放的服刑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从今年开始,我市将力争用5年时间,对全市33万城乡劳动者实施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的培训。其中,使17.85万人达到初级技能水平,5.1万人达到中级技能水平,2.55万人达到高级技能水平,7.5万人完成创业培训。据悉,今年我市计划免费培训农村劳动力、新成长劳动力、城镇失业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等共计6.9万人。
培训机构将公开招标,学员不仅能学到技能,还能找到工作
“为了保证培训质量,培训机构必须参与公开竞标,获得培训资格后方可参与培训。”市就业办培训科科长王爱萍介绍,而学员参加培训后的就业率将是就业部门衡量竞标机构的重要指标。这样的培训,不仅能学到技能,还要确保找到工作。
根据规划,今后,对有就业愿望和能力的各类城乡劳动者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将采取理论学习、实际操作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根据职业(工种)标准和岗位规范确定培训内容分类施教。加强公共就业实训基地建设,更多地开展技能实训。鼓励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毕业学年大学生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专业特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鼓励技工院校与高等院校相近专业间的相互合作,创新办学方式,提高大学生从业素质。
全市将建立培训机构准入和退出机制。按照“条件公开、自愿申请、竞争择优、社会公示”的原则,鼓励符合条件的驻烟高校、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就业训练中心、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和企业积极承担政府职业技能培训。充分利用省内高校和省级技工院校在师资、专业和设备方面的优势,在严格程序、强化竞争的基础上,将其纳入当地定点培训机构范围。市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和有招标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要严格按照程序对培训机构进行招标认定,对中标培训机构进行公示后,认定为“五年规划”定点培训机构,并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备案。要定期对定点培训机构进行绩效考评,对有严重违纪行为、绩效考评不合格的培训机构要及时予以清退。
开班率最高的是加工制造类、面点类、育婴师等相关工种
记者了解到,在政府购买的免费培训中,开班率比较高的包括我市加工制造业急需的焊工、电工、数控加工工、钳工、电子装配工、冲压工、电子仪表仪器装配工、车工、计算机操作、服装定制工等;现代服务业急需的餐厅客房服务员、酒店管理、中式烹饪师、中式面点师、育婴师、养老护理员等。
“培训专业的设置,主要是考虑我市产业发展的需要,尽量做到根据岗位培训,培训合格马上上岗。”王爱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