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09-08 11:43:40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黄佳渝
“您家收入与2009年相比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您家吃水方便不方便、干净不干净?”
“您生活的地方社会治安好不好?”
2011年2月22日晚19点,在重庆市社情民意中心CATI调查室,60位访问员正与老百姓电话交流。一位干部戴上耳麦,拨通了江北区一位居民的座机电话。
在得到居民的答复后,这位干部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他就是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存根。
电话里传来一个中年妇女惊讶的声音:“您是陈部长呀,我太高兴了,用这个方法考核干部,我们老百姓绝对支持!”
陈存根对市民接受民意调查表示感谢,同时向她介绍了干部考核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40个区县的民意成绩单,就是在这样一个个随机电话中产生的。
沉甸甸的委托
为了增强干部考核的科学性,2008年,市考核办决定引入民意调查,探索形成实绩考核、民主测评、民意调查“三维考核”模式。
那年春节刚过,市委组织部的同志专程赶到重庆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详细了解民调运行模式后,初步决定委托民调中心进行民意调查。他们转达市委领导提出的八个字要求:科学、客观、真实、公正。
“虽说只有八个字,但我感到沉甸甸的责任。”民调中心主任王军对当时的情景仍记忆犹新。
其实,民调中心很早就开始了类似的调查。
早在2005年3月,民调中心就曾经“一炮走红”。当时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们对燃放烟花爆竹是“禁”还是“限”展开了激烈讨论。赞成者与反对者势均力敌,一时难以定夺,怎么办?市人大常委会决定通过民调中心,广泛征求市民的意见。调查结果显示,有86.33%的市民对由“禁放”改为“限放”持肯定态度,这成为重庆燃放烟花爆竹“禁”改“限”的主要依据。
这次王军之所以感到压力大,是因为干部考核涉及40个区县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其重要性、复杂性前所未有。经过科学论证,民调中心推出了两套考核模式:一是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二是入户实地调查。
在筹备启动阶段,陈存根先后三次到民调中心考察。在听取王军的汇报后,陈存根语重心长地说:“我对你们的技术和手段比较放心,我最担心的一个问题是,一些区县领导会不会找你们关照?”
“即便有找我们关照的,我们也不能这样做。民意调查搭起了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而公平、公正则是我们的生命线。”王军向陈存根立下军令状。
静悄悄的调查
2009年3月,重庆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民意调查开始了。
“请问您家2008年收入和2007年相比,有没有变化?”
“你们那里的乡(镇)、村、社干部办事公不公道,是公道、比较公道、不公道还是不了解?”
“据您了解,你们乡(镇)、村、社干部有没有克扣、贪污的情况?”
每天晚上18时到21时,民调中心灯火辉煌,60位访问员频繁地随机拨打电话。被考核区县的领导们,压根不知道有这样一次静悄悄的“考核”。
说它静悄悄,是因为这次民意调查分别按照各区县常住人口比例的1 ,在录入的家庭电话号码库中随机抽取样本。
与此同时,民调中心的近200位调查员撒豆成兵,在40个区县开展大面积的入户调查。
为确保调查的结果真实有效,调查员在调查时被要求每个村最多采样十户。根据抽样调查的“右手原则”,当确定调查起点后,必须在指定的路线靠右手边行走,按至少50米的间隔,抽取右手边的住户。“我们有一次曾为了十户采样在一个村里走了七个小时。”民调中心调查员刘娇回忆说。
一个多月里,民调中心完成了22万人次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抽取成功样本25641个;走访40个区县、111个乡镇(街道)、275个村(居委)的3276户居民,获得入户调查成功样本2849个。
“2008年刚开始启动民调时,一切都是静悄悄的。”王军说,“近两年来,一些村干部的热心引起了我们的警觉,有的主动带路,有的表示要请调查员吃饭,遇到这种情况,我们的调查立即终止,调查员必须马上撤出该地。”
为保证考核的真实准确,市考核办还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要求民调中心每次入户调查,都由一名大学生“村官”跟随监督。大学生“村官”则按照所在区县回避原则,交叉监督。
从2009年开始,市考核办决定把区县委书记形象口碑纳入民调内容,要求民调中心按“好、较好、一般、差”四个等次,随机拨打电话直接听取普通群众评价,调查结果运用于区县委书记的考核成绩,占总分的10%。
为扩大民调范围,市考核办逐年增加民调样本采集量。2008年民调样本4.5万个,占区县常住人口的1 ,2009年民调样本6.7万个,占区县常住人口的1.5 ,2010年民调样本7.8万个,占区县常住人口的2 。
“三年来,我们共做了四次民调,入户调查和电话调查误差控制在1%,说明通过两种调查方式取得的数据是一致的,调查结果客观真实可信。我们对所有样本都全程录音、原始记录。为了避免‘瓜田李下’,市考核办还要求我们不能接受区县委托的任何民调业务。”王军说。
实实在在的变化
2011年6月6日,端午节。
一大早,云阳县委书记李洪义就出现在人和街道莲花社区。
“我是来给大家现场办公解决困难的。”一落座,李洪义就开门见山地说明来意。
今年初,家住莲花社区十组的村民黄道春在接受民调中心电话调查时,反映了一个问题:希望县里能解决饮水和出行难题。
这个问题是如何反映到李洪义那里的呢?原来,民调中心将调查中收集到的问题汇总后,就会交给市考核办,市考核办又会原汁原味地反馈给区县。
在与村民座谈后,李洪义一行又实地调研了莲花社区十组村级道路、村民饮用水源等情况,他对相关部门负责人说:“要立即制订道路整修和修建水池的方案,尽快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黄道春很感动,连说了两个没想到:“没想到李书记能来我家解决问题,没想到事情这么快就落实了。”
区县领导为什么如此重视民调中反映的问题?“2008年民调权重占考核总分的10%,2009年上调为20%,2010年又上升为30%,这个比重逐年增加,对整个班子总分的影响度达到50%以上,而区县委书记形象口碑虽然只占10%,但影响度占到30%以上。”市委组织部干部考核处负责人说,“一些区县在实绩考核上往往拉不开差距,最关键的就得看民调,得民心者得高分。”
为运用好民调结果,市委组织部还不定期地请一些区县委书记或组织部长到民调中心,实地了解民调工作。“当我们通过投影仪播放民调实况时,听到群众在接受调查时反映的情况,好多领导都坐不住,他们必须面对无法被‘安排’的民意。”王军说。
既然民意无法“安排”,那就只有老老实实地面对考官——老百姓,用实际行动去挣自己的考分。在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2010年度考核情况通报会上,陈存根专门通报了2010年的民意调查结果。
对区县工作成效的调查结果显示:40个区县民调平均综合得分为69.77分,比2009年高2.33分,比2008年高6.48分。与2009年相比,城镇居民满意率上升幅度最大的是“社会治安”(上升11.54分)、“收入增加”(上升11.9分)、“城区变化”(上升8.98分);农村居民满意率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公路路况”(上升10.43分)、“收入增加”(上升9.85分)、“吃水方便”(上升5.62分)。这一调查表明,区县的民生工作得到了有力推进。
对区县委书记形象口碑的调查结果显示:80分以上共有32人,占80%,比2009年提高了31个百分点;最高96.46分,最低72.59分。区县委书记在群众中的知晓度上升了8.84个百分点。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区县委书记在改善民生、造福百姓、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等方面有了新的较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