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10-20 09:47:42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新组研
组织覆盖 工作融入 党员带头
山东省新泰市坚持“组织覆盖、工作融入、党员带头”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现了社会管理创新延伸到哪里,党的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服务到哪里,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组织覆盖,加强党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领导。坚持以党组织全覆盖引领和推动社会服务管理全覆盖。一是设立指挥部临时党支部。在城乡社区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建设、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民生保障体系建设、“双基”建设、平安机制创新、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建设6个社会管理创新指挥部分别设立临时党支部,由市委常委任临时支部书记,实现党组织统一领导,统筹协调和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二是扩大社会组织覆盖面。全市共有社会组织213家,符合条件的首批183家全部建立了党组织,暂不具备条件的全部选派了党建指导员,把社会组织牢牢抓在党的手中。如:市里成立了平安协会党委,20个乡镇平安协会和15个行业协会成立党支部。三是创新“双基”建设。加强市镇综治工作中心党的组织建设,实现综治、610、信访、司法、“平安协会”等单位集中办公,建立联合党组织,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谋划、推进、检查全过程加强领导指导,规范运行机制,增强服务社会管理能力。
工作融入,推动党建工作更好地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坚持把党建工作全方位融入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把社会管理创新体现在党建工作的各个层面。一是深化专项治理。立足基层组织实际,做好组织工作与社会管理创新结合文章,抓关键、突难点、带全面。选配201名市乡机关干部驻村整顿67个计划生育后进村;从市乡执法机关选派111名干部治理37个社会治安难点村;选派90名机关干部参与“四帮一联”包村行动,取得积极成效。二是以党建创新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从组织工作各个层面加强创新社会管理,先后实施城乡结对共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22个党建创新项目;推行“一定四议三监管”村级工作规范和党员质询制,以党内民主带动社会管理创新。实施“经济强村、文化育民”双促进工程,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化作用,探索建立富有新泰特色社会管理文化。三是完营造良好氛围。通过网络、电视、报纸、宣传栏等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挖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新社会管理的好经验、好做法,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引导群众以实际行动维护和谐稳定。
党员带头,充分发挥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党员桩基”工程,形成了党员立足岗位争优秀,带头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一是创新活动载体。推行党员承诺制、无职党员奉献积分、为民服务代理制等活动,党员干部围绕社会管理创新作承诺、见行动、促和谐,拓宽党员了解民意、体察民情,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渠道。二是争当和谐先锋。深化党员联系、结对帮扶等制度,每名党员至少联系、帮扶10户,除帮助发家致富外,主动教育群众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及时了解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起到了一个党员教育一片、带动一片、稳定一片的“桩基”作用。三是发挥“三老”作用。全市共5100多名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加入各级平安协会,经常性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道德法制教育,宣传弘扬新泰“和”文化;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化解纠纷,在矛盾调处一线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