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生网:首页 > 百姓 > 职场培训

“领导信箱” 怎样才能用好

时间:2011-12-20 16:28:47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王涛

  作为一种新兴的发扬基层民主、畅听民间言论、了解群众思想的媒介,“领导信箱”已经普遍走入政府官方网站。这是信息化条件下网络技术在政治工作中的正确运用,也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有效手段和先进成果。但是,通过调查,群众反映一些“领导信箱”要么爆冷门,发了邮件没有回音,要么就是无法链接,根本用不了。“领导信箱”日益淡化为一种形式、一种摆设,难以发挥应有作用。笔者认为,要让“领导信箱”成为干群沟通交流的桥梁,首先要把以下问题解决好:

  领导会不会用的问题。2008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并强调,“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因而,领导干部要善于利用网络,养成上网的习惯,通过网络了解民情、汇聚民智、辅助决策,这既需要有海纳百川的开放心态,也需要养成求真务实的上网习惯,既需要有慎思明辨的理性思维,也需要有开拓进取的智慧勇气。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历来是我党优良传统,绝大多数领导干部愿意与群众沟通,也非常希望有一种手段可以与群众直接接触,从而真实地了解基层情况,以利于工作开展。但是,许多领导干部由于各种原因,很少上网浏览网页,对网络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比较陌生,特别对于电子信箱等网络工具的使用知之甚少,很少光顾“领导信箱”,导致信箱中的信息不能及时获知。上网也是领导能力和素质的重要体现,及时访问信箱,便能第一时间了解基层情况。如果领导干部事务比较繁忙,应该委托专人管理,并定期了解信箱中的内容,使“领导信箱”真正发挥信息传递的作用。

  机关愿不愿用的问题。在一些单位,“领导信箱”由机关人员统一管理,起到了提高工作效率、减轻领导负担的作用。但是,机关不愿意管的现象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方面,管理人员怕麻烦。管理人员不仅要定时查收邮件,还要对邮件进行分类汇总,定期呈送领导审阅,工作繁琐,需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对于邮件中反映的问题,往往是谁查收谁牵头,如果领导不重视,可能会出力不讨好,因此,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有些信箱管理人员不愿管。另一方面,邮件内容有水分。有些邮件反映问题不实,有的子虚乌有,有的盲目夸大,也有的捏造中伤。这些邮件良莠难分、是非难辨,处理不好可能影响干群关系,甚至造成恶劣的负面影响。邮件的可信度大打折扣,也使机关管理员主观上不愿意受理邮件中反映的内容。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领导和机关两方面做工作。一方面,领导要经常关注,经常浏览自己的信箱,或者过问邮件内容,对机关有一个督促作用;另一方面,机关也要明确程序,要建立一套邮件管理、情况反映、问题解决的程序,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有人负责、有人过问。

  部门给不给用的问题。开设“领导信箱”,需要单位技术部门的长期支持,信箱链接是否顺畅,网络维护是否良好,是“领导信箱”的硬件基础。一些网站的“领导信箱”是任务下派、临时突击的产物,没有本着“长期建设、长期受益”的原则来管理。信箱的管理是连续性很强的工作,必须时时维护、时时更新,对技术管理者的要求比较高,客观上造成了一定的管理困难。此外,比起一些热门板块,信箱系统的使用率较低,且不容易显示成绩,网管部门往往忽视对其管理。有的信箱时断时续,群众一次点击失败,就再也不会尝试使用了。有的信箱,有其名无其实,干脆没有链接,形同虚设。为此,必须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要加强对网络管理部门的监督,坚决防止在位不负责、玩忽职守的现象;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网络维护的投入,合理分配维护经费,确保信息传输的联通性、实时性。

  群众敢不敢用的问题。“领导信箱”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种不好的现象:处理邮件中反映的问题时,问题单位不把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反而千方百计查找发件人、挖出“幕后者”,甚至对反映情况的同志实行所谓的“教育”,使群众不敢通过“领导信箱”反映问题。这种做法虽然是极少数,但只要有一件类似的事情发生,就是对群众积极性的极大打击,严重影响民主氛围,在基层将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对于此种行为,必须发现一起处理一起,以维护政府机关工作的严肃性,营造公道正派的良好风气。同时,要引导存在问题单位摆正心态,将反映其问题的邮件作为帮助纠正错误、促进各项建设的好事来看,使问题尽快得到妥善解决。

  写信管不管用的问题。群众是否愿意使用“领导信箱”,也与问题解决效果有直接关系。一些网站的“领导信箱”虽畅通可用,但群众投递的邮件,却往往石沉大海、杳无音信,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群众的积极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些单位作风不实,相互推诿扯皮,致使一些很明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使“领导信箱”的作用难以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讲,“领导信箱”是领导的代言,对信箱信任度的下降,可能导致领导权威的下降,影响部门的执行力和决策力。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明确责任。要明确信箱所有者的责任。哪个领导的信箱,哪个领导就要有一抓到底的精神,不一定亲自解决,但要全程关注,督促落实;要明确信箱管理人的责任,指定专人负责接收、筛选邮件,真正把基层的真实情况、真实问题反映到领导跟前;要明确问题解决者的责任,本着“谁的问题谁解决”的原则,尽快责成相关部门予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