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生网:首页 > 百姓 > 职场培训

做好统筹城乡发展形势下的农村党建工作

时间:2011-10-18 13:33:18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刘瑞峰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构建和谐新农村,不仅要从发展经济、富裕农民上狠下功夫,而且要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发展,借鉴和运用城市化管理经验,在强化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多做文章,在推进和加强新时期农村党建工作上有新举措。

  一、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农村,对农村党建提出新要求

  近年来,各地出现了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农民向社区集中的“三集中”趋势。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广大农民在摆脱贫困逐步走向小康后,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农民不断向城镇集聚,参与社区活动日益成为农民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对社区的服务和管理、居住环境、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方面必然会提出多层次、多样化的要求。在推进城镇化、城市化的进程,征地拆迁、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矛盾纠纷也日益增多,农村党员的从业空间不断扩大,流动性增强等等。农村党建工作模式已经很难适应这些新变化,迫切要求我们转变思想观念,拓宽工作思路,整合党建资源,积极推进农村党建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二、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农村,赋予农村党建工作新任务

  与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相比,农村党建工作需要突出带领农民群众发展致富的功能,与以往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相比,当前党建工作需要强化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功能。因此,加强农村党建工作,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把发展经济致富农民作为农村党建工作的中心任务。经济发展是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发展经济、富裕农民始终是“三农”工作的主题,也是农村党组织的中心任务。谋划农村党建工作,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子。农村党组织要坚持从当地实际出发,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并积极探索推进农村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一村一品,切实提高农民的经营性、资产性、政策性收入,加快农民富裕的步伐。当然,各个村发展不平衡,发展农村经济、改善村容村貌的工作切不可脱离实际,违背农民意愿,盲目攀比,必须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稳步推进。

  第二,坚持把服务群众、促进和谐作为农村党建工作的价值取向。加强农村党建工作,要求农村党组织转变领导方式,改进工作方法,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通过构建完善、配套的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和谐村庄创建活动,大力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开展和谐村庄创建活动,大力推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网络建设。

  一是突出造福群众,促进利益和谐。从解决农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入手,开展面向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服务,面向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流动人员的维权服务,着力构建和完善农村保障体系,拓展农民养老、医疗等方面的社会保障服务。

  二是繁荣农村文化,促进文明和谐。坚持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通过开展创建文明和谐村镇、农民特色文化家庭等活动,弘扬文明道德风尚,营造文明和谐的农村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结合实施现代农民教育培训工程,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农民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开展普法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重点抓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着力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育农村“经济能人”、培训现代“农民新人”。

  三是开展结对互助,促进人际和谐。采取“组织救助、社会帮助、家庭互助”相结合的办法,大力开展“结对包户”、“一助一”、“党员联系户”等邻里互助、社会帮扶活动,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融洽邻里之间、农民群众之间的关系,促进农村形成互助互爱、和谐共建的良好局面。

  第三,坚持把健全组织、配强干部作为农村党建工作的关键环节。建立健全农村党组织,建设一支善谋发展、善带民富、善待百姓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是加强农村党建工作、推进农村和谐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工作。

  一是完善组织设置。顺应农民向居民、乡镇向城镇、村委会向社区居委会转变的趋势,及时调整农村党组织的设置,做到党组织与社区建制同步设置,党建工作同步开展,党员作用同步发挥。参照城市社区建设的模式,对城郊结合部和农民集中居住规模较大的村,以村居合一形式,组建社区居委会。在建立健全社区组织的同时,本着有利于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有利于开展党的活动,有利于加强农村建设的原则,同步建立党组织。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核心的用人导向,努力把政治上靠得住、发展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人才选拔进乡村领导班子,尤其要选好配强农村党支部书记。在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方,注重多渠道培养和选拔熟悉社区管理的社会工作人才,提高农村专业化服务水平,在以农为主的地方,着重选配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干部。

  三是加强阵地建设。坚持“多轮驱动、多措并举”的方针,充分挖掘和发挥农村的各种资源优势,采取制定政策重点倾斜、驻村扶贫单位捐资助建、党员义务奉献等方式,大力推进农村的阵地建设。

  三、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农村,必须健全农村党建工作的运行机制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推进农村党建工作,必须从健全制度入手,积极探索形成一套切实可行、运转灵活的农村党建工作运行机制。

  建立农村党建的民主管理机制。明确规定农村党组织在社区事务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制度建设层面改进领导方法和工作方式,形成农村党组织既能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又能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保证农村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落实。

  建立农村党建工作的广泛参与机制。只有组织引导党员积极参与农村建设,才能不断增强党建工作的影响力,最大限度地把人民群众凝聚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对流动党员和老党员,及时掌握思想动态,解决生活困难,提供就业信息,使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激发其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建立农村党建工作责任制,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班子成员共同抓、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并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农村党建工作目标分解督办制度和农村党建工作考核制度,切实把农村党建工作的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作者系岚县东村镇党委书记)